博洽

词语解释
博洽[ bó qià ]
⒈ 学识广博。
例博洽多闻。
英learned;
引证解释
⒈ 广博。多谓学识广博。
引《文子·下德》:“覆露皆道,博洽而无私。”
《后汉书·杜林传》:“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李贤 注:“博,广也。洽,徧也。言其所闻见广大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中》:“洪(葛洪 )以博洽名 江 左,身所著书,殆六百餘卷。”
郭沫若 《庄子与鲁迅》:“鲁迅 这位承先启后的代表一个新时代的作家,把他的博洽的学识和经验融化在他那千锤百炼的文体里。”
⒉ 通晓。
引《元史·儒学传·梁益》:“博洽经史,而工于文辞。”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制科议》:“如前代制科之类,必兼通诸经,博洽子史词赋,乃得预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諫、博洽坟典,足以通达军谋、详明政术者,均可入翰林之选。”
国语辞典
博洽[ bó qià ]
⒈ 学识通博。
引《后汉书·卷二七·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南史·卷五七·沈约等传·论曰》:「而约以高才博洽,名亚董、迁,末迹为踬,亦凤德衰乎。」
分字解释
※ "博洽"的意思解释、博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兄不才,博洽多闻、书富五车、腹饱万言、才高八斗,日后专教你识字,想用不了三五日,便能把全天下的字认个七七八八。
2、子止记问博洽,作易、春秋《传》,援据详甚,不肯臆说。
3、为了得到爱物,他餐风饮露在所不辞;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他与平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以求博洽多闻。
4、事隔久远,南宫公子能有些许印象已算得上博洽多闻。
5、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6、但为人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又善骑射。
7、在前往银梦湖的时候,秀婉姐姐给贵霞和香汕讲解了“博洽多闻”的典故。
8、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相关词语
- bó fù博负
- bó yǎ博雅
- bó dí博籴
- bó jì博济
- bó yì博艺
- bó biàn博辨
- bó bèi博备
- bó yì博易
- bó xì博戏
- bó yù博喻
- bó huàn博换
- bó zhēng博征
- bó lǎn博览
- biàn bó辨博
- bó yǎn博揜
- guǎng bó广博
- bó biàn博辩
- bó fàn博泛
- bó hé博核
- bó zhèng博证
- qià sè洽色
- qià hé洽和
- qià huān洽欢
- páng qià旁洽
- liú qià流洽
- qià bǐ洽比
- qià bàn洽办
- qià rú洽濡
- fū qià敷洽
- hé qià和洽
- bù qià不洽
- guàn qià贯洽
- qià jīn洽衿
- qià rùn洽润
- chàng qià畅洽
- hān qià酣洽
- qià mù洽穆
- lóng qià隆洽
- qìng qià庆洽
- qià shāng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