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ěi shí
注音ㄌㄟˇ ㄕˊ
繁体壘石
⒈ 投击敌人的巨石。
⒈ 投击敌人的巨石。
引《汉书·李陵传》:“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颜师古 注:“言放石以投人。”
王先谦 补注:“石重积而下,高若军壁然,故云垒石。”
1、所以人们在汝南聚土垒石“天中山”为标记。
2、全村民居夯土而成,垒石做地基,筑夯土作围墙,瓦顶以蔽日。不为人知,独守数百年,建筑屹立不倒。
3、所谓楼船,就是巨大的船上建楼三重,按照杜佑《通典》的说法,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驾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斗,状如城垒。
4、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不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
5、村宅垒石做底墙,上半部灰砖灰瓦,窗框用细木棍支起,屋檐下吊挂着耙子、锄头、竹篮等,甚至还“筑”着一个惟妙惟肖的燕巢。
6、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7、加筑城墙工事的同时,王总工程师还在城头上加设了炮位机弩滚木垒石等等守城器械,他自豪地向朝廷宣示:沈阳城足可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