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ǎo jìng
注音ㄎㄠˇ ㄐ一ㄥˋ
繁体考鏡
⒈ 参证借鉴。
⒈ 参证借鉴。
引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日以朱墨点记其向意,臧否醇杂,以自考镜。”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四:“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考镜羣籍,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清史稿·高宗纪五》:“虽其君置若罔闻,而一时废弛瞀乱之跡,痛切敷陈,足资考镜。”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裒函札批之稍关国计民生者,暨洋文照会与电报,釐存八卷,时自览观,以备考镜。”
⒈ 参考借镜。
引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弃等弁髦,盖率履则有余,考镜则不足也。」
1、对刘咸炘先生来说,《周易》思想既是粘合剂,又是方法论,在其考镜源流、横中纵观、执两用中、任天圆道,尽心知性、立命事天的学术理念中始终具有领贯性的特殊作用。
2、它发挥了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旨,沾溉后人,厥功至伟。
3、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4、但细辨史料,考镜源流,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德顺军址先在宁夏隆德县,后迁甘肃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