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únxiǎng

存想


拼音cún xiǎng
注音ㄘㄨㄣˊ ㄒ一ㄤˇ

存想

词语解释

存想[ cún xiǎng ]

⒈  思念想像: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引证解释

⒈  想象;想念。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説之,恒怀存想,发於吟咏。”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⒉  思忖、思量。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 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⒊  道家谓修真须渐进,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谓之“存想”。见 唐 司马承祯 《天隐子·渐门》。

分字解释


※ "存想"的意思解释、存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们要世世代代这样存想:凡是仰望他的,决一无所缺。

2、今练气之道,不外存想导引,渺渺太虚,天地分清浊而生人,人之练气,不外练虚灵而涤荡昏浊,气者命之主,形者体之用。

3、站定,闭眼存想片刻,心中已经烙印下了那惊世绝俗的步法和身姿,先正确地摆了一遍,再连贯起来。

4、委志虚无,不可存想,犹如天地之定静,自然阳升阴降,日往月来而造万物也。

5、摄生之要,莫大乎存想。徐春甫

6、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7、存想一回,神志稍定,随手向镜台上取一面手镜照看,一张黄瘦面庞,涨得像福橘一般。

8、仙有五等,以天仙为最上乘,已详前论,至炼道之程序,即一日斋戒,二日安处,三日存想,四日坐忘,五日神解,固可不释而明也。

9、之气,具体行持过程,是法师以自己意念存想吸入东西南北中每一方的正气,五方之气化为五方之神即五方五帝,有时则是存想聚为五帝属将,由之荡灭秽气,洁净坛场。

10、委志虚无,不可存想,犹如天地之定静,自然阳升阴降,日往月来而造万物。

11、换作一个学写过几十天字的蒙童,便决计不会顺着如此的笔路存想了。

12、极浦一别后,江湖怅望多,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揽风如挽袂,执手似初呵,人间但存想,天地永婆娑。小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