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ntiān

浑天


拼音hún tiān
注音ㄏㄨㄣˊ ㄊ一ㄢ

繁体渾天

浑天

词语解释

浑天[ hún tiān ]

⒈  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即浑仪。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浑天?曰:落下閎 营之。”
《后汉书·天文志上》“今绍《汉书》作《天文志》” 刘昭 注引 汉 蔡邕 《表志》:“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铜仪,则其法也。”
《晋书·天文志上》:“前儒旧説,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殻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

⒉  即浑仪。参见“浑仪”。

《太平御览》卷二引 晋 虞喜 《安天论》:“太史令 陈季胄 以先贤制木为仪,名曰浑天。”
《宋书·天文志一》:“﹝ 文帝 元嘉 ﹞十七年,又作小浑天,径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宫,以白黑珠及黄三色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九道论》:“九道法明,始有浑仪,浑仪亦曰浑天。”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浑天之制,昉于璣衡,则测量有自来矣。”

国语辞典

浑天[ hùn tiān ]

⒈  古代认为天形浑圆如鸟卵,地如卵黄,天包于地外,故称天体为「浑天」。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

分字解释


※ "浑天"的意思解释、浑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被誉为“科圣”的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比同时代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宇宙理论”先进得多。

2、明初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是浑天说。

3、张衡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天体位置的水运浑天仪,凡是已知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这架仪器上。

4、第二天水芙蓉又挤出时间与张静鬼混在一片别人不常来的青纱帐里,厮杀的浑天暗地,鬼哭神惊。

5、从公元二世纪张衡的时代,到公元六世纪耿询的时代,使表演用的浑天仪和天球仪转动起来的水钟技术孕育了早期机械钟的出现。

6、浑天庚也停下了转动变化落到肖扬手中,太卜铜球静止不动,十二生肖不见,又变成盘符上菱型刻度模样。[造句 网]

7、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8、浑天庚也停下了转动变化落到肖扬手中,太卜铜球静止不动,十二生肖不见,又变成盘符上菱型刻度模样。

9、葡萄牙的国旗图案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直条,双条交间处是一个浑天仪,刚好位于葡萄牙盾牌的下方。

10、历代器物上都有龙的图饰,这是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中陈列的仿宋代浑天仪模型。

11、他从这一丝浑天真气中领悟出了许多浑天宝鉴上的精微玄奇的秘奥,对于治疗吕馨竹的伤也领悟颇深。

12、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13、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徵。

14、张衡的宇宙天体观是“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象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

15、梁令瓒为唐代开元集贤院学士,曾与僧一行合作设计过浑天仪,是一个学者暨画家。

16、浑天说似乎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其实它与古希腊宇宙理论对大地球型的理解有本质的不同。

17、此外,还有“宣夜说”、“浑天说”。

18、这种仪器符合史书中记载的“圆仪”的特征,启发了“浑天说”的产生,也是浑仪的始祖。

19、人们可以通过浑天仪观测到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

20、“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盖天说与浑天说”“阳关古道”等关键信息,都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