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zuì

待罪


拼音dài zuì
注音ㄉㄞˋ ㄗㄨㄟˋ


待罪

词语解释

待罪[ dài zuì ]

⒈  旧时官吏常怕因失职而获罪,使以待罪为自己供职的谦词。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当时季布任河东守。)——《史记·季布传》

hold a post;

⒉  等候治罪。

待罪于朝。——《明史·海瑞传》

wait for punshmen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任职的谦称,意谓不胜其职而将获罪。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
宋 范仲淹 《滕君墓志铭》:“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辩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老夫待罪锦衣,多歷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

⒉  等待处分;等待处置。

《汉书·匡衡传》:“衡 子 昌 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繫詔狱。越骑官属与 昌 弟且谋篡 昌。事发觉, 衡 免冠徒跣待罪。”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臣亦胡颜之厚,可以显居荣次?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流表》:“比者待罪幽囚,以殞身碎首为奉。”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 严广 报捷未可赏, 李牧 待罪未可诛。”

国语辞典

待罪[ dài zuì ]

⒈  待罚。

《汉书·卷八一·匡衡传》:「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

⒉  古代官吏常恐失职获罪,故以此为自谦之辞。

《史记·卷一〇〇·季布传》:「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

分字解释


※ "待罪"的意思解释、待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臣负衅婴罚,偷生人壤,幸及宽政,待罪有司,敢以漏刻视息,披露肝胆(造句 网)。

2、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闻遂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

3、张佩纶待罪草民, 忝陪末座 ,此刻忍将不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东洋气焰汹汹,野心沉沉,大敌当前,还望大人慎思!”。

4、昔年翰林学士李白,曾上疏奏待罪边将郭子仪,足备干城之选,腹心之奇,陛下因特原其所犯之罪,许以立功自效。

5、臣负衅婴罚,偷生人壤,幸及宽政,待罪有司,敢以漏刻视息,披露肝胆。

6、虽然他宁死不降,以身殉国,却被清政府当成了甲午战争的替罪羊,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以示待罪,运回老家后不得下葬。

7、周素子在那人妖颠倒黑白混淆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的时代,以“待罪”之身,彰显了人生的美丽和尊严。

8、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做*情待罪的羔羊。陈奕迅

9、蔡邕一待罪流放之人,打扰卫兄已经是有不妥,如何敢是有劳卫兄远迎?

10、张佩纶待罪草民,忝陪末座,此刻忍将不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东洋气焰汹汹,野心沉沉,大敌当前,还望大人慎思!”。

11、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才让戒指义无反顾地交换。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才拒绝做*情待罪的羔羊。乐小米

12、周素子在那人妖颠倒、黑白混淆、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的时代,以“待罪”之身,彰显了人生的美丽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