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厚

词语解释
自厚[ zì hòu ]
⒈ 意谓重于自责。
⒉ 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引证解释
⒈ 意谓重于自责。
引《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於外,此之谓也。”
《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宋 叶适 《<龙川集>序》:“同甫 为德不为怨,自厚而薄责人,则疑若以为有罪焉可矣。”
⒉ 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引宋 张载 《与赵大观书》:“末由前拜,恭惟尊所闻,力所逮,淑爱自厚,以需大者之来,不胜切切。”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餘祝自厚不宣。”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书》:“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强饭自厚。”
分字解释
※ "自厚"的意思解释、自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3、先哲孔老夫子说“君子求诸已”,要求的就是遇事先反躬身自问,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
5、我们不必苛求志愿者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顺从人性,我们应该肯定现实生活中的“有私奉献”,让做好事者收获尊重和快乐。
6、不言而喻,为政者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方能以政德服人。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
8、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9、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这样一个嘴里不干不净的人,实在辱没了孔老夫子“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类教诲。
10、游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使学生如沐春风,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以无穷的魅力和有素的教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1、对这一次的“拜孔”活动,也许“和为贵”的孔夫子能够体谅学校的苦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诚哉斯言。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 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这样一个嘴里不干不净的人,实在辱没了孔老夫子“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类教诲。
15、他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
16、刘伯承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胸怀坦荡,顾全大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受委屈而毫无怨言。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强调处理的难度而不是反省自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市药监局的态度也还是存在问题的。
1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他经常性的出口成脏,却辱没了孔老夫子所提倡的“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0、他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相关词语
- zì qiáng zì lì自强自立
- zì nì自溺
- zì chǔ自处
- zì lián zì āi自怜自哀
- àn zì暗自
- zì xuǎn自选
- zì róng自容
- zì qī自期
- zì gǔ zì kuì自瞽自聩
- zì zhòng zì ài自重自爱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 zì tōng自通
- dú zì独自
- zì mò自殁
- zì xuàn zì méi自衒自媒
- zì kuān自宽
- zì lián zì yì自怜自艾
- zì zhā zì jiū自查自纠
- zì lái自来
- zì yuē自约
- cè hòu侧厚
- hòu jié厚结
- hòu ài厚爱
- juàn hòu眷厚
- hòu dài厚待
- hòu zhí厚直
- hòu chéng厚诚
- rén hòu仁厚
- chún hòu醇厚
- dú hòu独厚
- guò hòu过厚
- hòu wèi厚味
- hòu yán厚颜
- fēng hòu丰厚
- hòu hòu厚厚
- hòu shàn厚善
- hòu fēi厚非
- hòu shī厚施
- hòu hòu dūn dūn厚厚敦敦
- dān hòu单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