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ō mén
注音ㄍㄨㄛ ㄇㄣˊ
繁体郭門
⒈ 外城的门。
⒈ 外城的门。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寅 闭郭门,踰而从公。”
唐 韩愈 《过南阳》诗:“南阳 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宣和 ……乙巳之春,开 金明池,有旨令从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门。贵人竞携妓女,朱轮宝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一:“郭门传息壤,不障 洞庭 流。”
⒈ 古代的城池通常有两道墙,外墙称为郭,郭门即指外面城墙的城门。
引《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1、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
2、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3、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藤萍
4、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
5、箔业工人无所畏惧,以举白旗为号,集合2万余人,分别在西营、西郭门、昌安门、五云门、东街等地,举行同盟罢工游行,坚决反对箔类专卖。
6、南郭城内中部有南北大街通南郭门,东西分别有东火巷和西火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