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罔

词语解释
欺罔[ qī wǎng ]
⒈ 欺骗蒙蔽。语出《论语·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引证解释
⒈ 欺骗蒙蔽。
引语出《论语·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汉书·郊祀志下》:“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帝王儿不必会文章》:“帝王家儿不必要会文章,但令通晓经义,知古今治乱,他日免为侮文弄法吏欺罔耳。”
陈毅 《艺术》诗:“剥削专政多奸黠,把持文艺为御用。一是歌颂供笑傲,一是欺罔迷大众。”
国语辞典
欺罔[ qī wǎng ]
⒈ 说假话哄骗人。明·王世贞也作「欺骗」。
引《鸣凤记·第一四出》:「我写不出他滔天的深罪样,我写不出他欺罔的暗中肠。」
分字解释
※ "欺罔"的意思解释、欺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2、所谓正邪之分,仙魔之论,乃是欺罔之言,小儿无知之论。
3、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4、异善伺候人主意为阿谀,用事三十年,广纳货赂,欺罔视听,远近莫不忿疾。
5、不以轻称小斗欺诳于人,不以诈亲及诸欺罔而求财物。
6、年羹尧反逆不道,欺罔贪残,罪迹昭彰。
7、下及历算、医药、农团、水利等兴利除害之事一一成书,钦命廷臣共定其是非,果系叛常拂经,邪术左道,即行斥逐,臣甘受扶同欺罔之罪。
8、南朝的朱异,为官不怎么样,“贪财冒贿,欺罔视听,以伺候人主意,不肯进贤黜恶”;但他对那些自以为出身高贵的人非常不屑:“我寒士也,遭逢以至今日。
9、惟有去除“欺罔”,人们的信仰行为才能被唤醒并面对上帝.
10、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
11、蔚山役后,赞画主事丁应泰劾杨镐贪猾丧师,酿乱欺罔,陛下大怒,咆哮,将杨镐调回,打进大牢,听候审判。
12、“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13、你说的全然是欺罔神听的谎话.
14、七月,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公在官时声绩,锡住奏其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僚欺罔。
15、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
16、逮九月二十八日,胤禩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废太子胤礽之奶公凌普家产后回奏,康熙帝曰: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
17、欺罔视听太久,以至于他们不仅欺人,而且开始自欺,从潜意识里相信“停职”就是一项处分。
相关词语
- qī mèi欺昧
- qī wěi欺伪
- qī ào欺傲
- qī fàn欺犯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gān qī干欺
- dǐ qī抵欺
- qī yā欺压
- qī wǎng欺枉
- qī dài欺绐
- qī líng欺陵
- qī kuáng欺诳
- diào qī调欺
- zì qī自欺
- qī líng欺凌
- qī wū欺诬
- xùn qī徇欺
- dǐ qī诋欺
- qī huò欺惑
- qī xīn欺心
- fù shàng wǎng xià附上罔下
- hūn hūn wǎng wǎng惛惛罔罔
- wǎng xiàng罔像
- hūn wǎng昏罔
- jiě wǎng解罔
- jié wǎng结罔
- xuàn wǎng炫罔
- huí wǎng回罔
- wǎng dú罔渎
- wǎng dài罔殆
- wǎng chàng罔怅
- wǎng làng罔浪
- huāng wǎng慌罔
- yíng wǎng营罔
- míng chuí wǎng jí名垂罔极
- xié cóng wǎng zhì胁从罔治
- wǎng chē罔车
- jū wǎng罝罔
- lí wǎng离罔
- lóng wǎng xiàng龙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