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íjué

蛔厥


拼音huí jué
注音ㄏㄨㄟˊ ㄐㄩㄝˊ

蛔厥

词语解释

蛔厥[ huí jué ]

⒈  亦作“蚘厥”。

⒉  蛔虫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蚘厥”。蛔虫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阴病》:“蛔厥者……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復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蚘厥者,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復时烦,此为藏寒,蚘上入膈,故烦,须臾復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注:“蚘厥者,谓蚘痛手足厥冷也。”

分字解释


※ "蛔厥"的意思解释、蛔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若蛔入胆道,甚至出现吐蛔的“蛔厥”证。

2、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等。

3、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

4、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5、一般来说,乌梅具有止泻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敛肺,涩肠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6、阳就烦,如张仲景讲乌梅丸证的蛔厥,厥阴病的蛔厥,静而复时烦,厥阴病经常出现烦。

7、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