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

大篆


拼音dà zhuàn
注音ㄉㄚˋ ㄓㄨㄢˋ


大篆

词语解释

大篆[ dà zhuàn ]

⒈  周朝的字体,是一种笔画较繁复的篆书。秦朝创制小篆以后,把这种字体叫大篆。

big seal character;

引证解释

⒈  汉 字书体的一种。相传 周宣王 时 史籀 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书。 秦 时称为大篆,与小篆相区别。

《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 唐 颜师古 注:“周宣王 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国语辞典

大篆[ dà zhuàn ]

⒈  书体名。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的汉字。

〈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英语the GREat seal, used narrowly for 籀文, used broadly for many pre-Qin scripts

德语Siegelschrift (S)​

法语Style grand sceau

分字解释


※ "大篆"的意思解释、大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白慧也看见了,她说这是大篆籀文,秦国尚未用小篆隶书统一六国文字前的一种文字。

2、从上古的石鼓文,到夏商的金文甲骨文,从春秋战国秦国用的大篆和六国古文,到秦朝统一天下文字用的小篆和民间所用的隶书。

3、这个有必要详细的说一下,所谓大篆,是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造句 网]。

4、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5、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造 句网)

6、小篆较大篆简化,也更为规范化,基本脱离了图画字,成为谐调的标准书体。

7、水柱之间已经浮现出一堵玄色高门,门钉森然,顶上隐约可见金文大篆,正是“众妙之门”。

8、小篆也叫秦篆,是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

9、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

10、,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为皇帝玺作为传国玉玺,并由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11、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12、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13、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的主要阶段。

14、早期大篆线条拓展的三个阶段。

15、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16、如今,夏老潜心创作,精研书法,晚年独创了集大篆、隶书、行书、草书于一体的“变体字”,成为书法界美谈。

17、这次叫你来呢,是因为刚刚在古墓群中发现了很多竹简,上面很多类似于籀文的文字,在我们学校只有你一个人对大篆比较有研究,所以叫你来翻译下。

18、这个有必要详细的说一下,所谓大篆,是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19、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

20、随着灰尘被一点一点擦去,棱台四周刻着的文字渐渐显露了出来,全部是大篆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