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注音ㄐㄨˇ ㄓˊ ㄘㄨㄛˋ ㄨㄤˇ
成语解释
举直错枉
繁体舉直錯枉
词性成语
⒈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⒈ 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引《论语·为政》:“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 汉 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
1、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举直错枉”“用人之长、人尽其材”和施行“仁政”等方面。
2、威济洛波特力尽显举直错枉之徒,他居高临下的藐视着谷古。
3、***以《论语》中“举直错枉”表达了自己对干部任用的态度。
4、要“举直错枉”,不能让干得不怎么样的照样得好处,让干得好的还得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