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ān

捐躯


拼音juān qū
注音ㄐㄨㄢ ㄑㄨ

繁体捐軀
词性动词


捐躯

词语解释

捐躯[ juān qū ]

⒈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为国捐躯。

sacrifice one's life;

引证解释

⒈  为国家为正义而死。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子胥 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諫,亏命为邦。”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借如 阳瓚 効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 宋 之代,抑 刘 卜 之徒歟?”
宋 苏轼 《到黄州谢表》:“若获尽力鞭箠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陆公 已向 厓门 死, 信国 捐躯赴 燕 市。”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忽而想到十六年前也曾克复过 南京,还给捐躯的战士立了一块碑。”

国语辞典

捐躯[ juān qū ]

⒈  舍弃身躯。比喻为国家牺牲生命,或因公丧身。

《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

牺牲

分字解释


※ "捐躯"的意思解释、捐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永远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

2、谁当奋勇队,谁就准备为革命捐躯,其品格,为人楷模,感人至深哪!

3、瑞德: 其他的不重要。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如果我真的为国捐躯,我想你会受到良心责备的。

4、这座古祠是为纪念古代为国捐躯的士兵们而修建的。

5、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拜伦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8、名在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9、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10、何为一旦举旌璟,援桴鼓,而北面相抗者,何哉?实以畏惧危亡,恐招祸害,捐躯非义,身名两灭故耳。

11、风云变幻,正道临渊,先烈赍志,捐躯赴难。

12、江湖素传小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报效。

13、这几位无名将士共同象征着在各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所有美国人。

14、茍活比捐躯必要更多的勇气。

15、眼下外患日深,人人都要存着个捐躯报国之心,要牢牢记住“忠义”。

16、他原有五子,具皆战死沙场,家族子侄多有为国捐躯者。

17、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壮士们保家卫国,捐躯疆场,留下英勇的故事;好官们筑路修桥,治水造林,留下传颂的口碑。

19、麦凯恩本人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出入枪林弹雨,上过刀山,受过殴打,还两次差点光荣捐躯.

20、为了我们,他们奔赴疆场,英勇捐躯,长眠于康科德、葛底斯堡、诺曼底和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