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

词语解释
括囊[ kuò náng ]
⒈ 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⒉ 犹囊括。包罗。
引证解释
⒈ 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引《易·坤》:“括囊,无咎无誉。”
孔颖达 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世说新语·言语》“南郡 庞士元 闻 司马德徽 在 潁川”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司马徽别传》:“知 刘表 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天下无道,君子括囊不信,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蕉叶》:“僕屡欲辨驳,因惮主括囊。”
⒉ 犹囊括。包罗。
引《后汉书·郑玄传论》:“郑玄 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
清 薛福成 《论不勤远略之误》:“迨 元太祖 括囊 俄罗斯,席捲五 印度,餘威振於 欧罗巴。”
国语辞典
括囊[ guā náng ]
⒈ 括,打结。括囊指闭口不言。
引《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⒉ 包罗。
引《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论曰》:「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分字解释
※ "括囊"的意思解释、括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履霜冰至’‘括囊黄裳’‘龙战于野’三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 履霜坚冰 ,阴始凝也。
2、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3、或荒耽耆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以;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4、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言膝之为功,不可妄动以致誉也。
5、像这种括囊守禄、明哲保身的官员,又怎能匡救时弊,有所作为呢?
6、以‘履霜冰至’‘括囊黄裳’‘龙战于野’三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7、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绂,括囊四海,折冲无外。
8、此爻阴居四位,本就是多有惊惧的位置,一年没能依照爻辞‘括囊’而谨言慎行,自然也就不能得到‘无咎无誉’之果了!
相关词语
- xiáng kuò详括
- kuò shí括实
- kuò yǔ括羽
- hún kuò浑括
- sù kuò肃括
- jiǎn kuò简括
- shōu kuò收括
- gài kuò概括
- mà mà kuò kuò骂骂括括
- kuò jiè括借
- tōng kuò通括
- kuò tián括田
- shěng kuò省括
- jī kuò机括
- náng kuò囊括
- biàn kuò辨括
- tào kuò套括
- kuò dí括籴
- tí kuò题括
- kuò zǒng括总
- jiě náng解囊
- qì náng气囊
- náng kuò囊括
- chì náng赤囊
- dǎo náng倒囊
- náng chǔ囊楮
- jiǔ náng酒囊
- mǔ náng拇囊
- tāi náng胎囊
- kè náng客囊
- dù náng肚囊
- jǐn náng锦囊
- náng dǐ囊底
- liè náng猎囊
- pán náng鞶囊
- ké náng壳囊
- náng tǔ囊土
- bèi náng被囊
- wō wō nāng nāng窝窝囊囊
- gé náng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