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bāo

方苞


拼音fāng bāo
注音ㄈㄤ ㄅㄠ

方苞

词语解释

方苞[ fāng bāo ]

⒈  (1668—1749)清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徙居江宁(今南京市江宁县)。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清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圣祖康熙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入狱,后得赦。高宗乾隆间命入直南书房,擢礼部侍郎、三馆总裁。后因事落职辞官归乡。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立论大抵本程、朱学说,宣扬封建礼教。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Fang Bao;

国语辞典

方苞[ fāng bāo ]

⒈  人名。(西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分字解释


※ "方苞"的意思解释、方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昔日康熙评价大儒方苞说他心宽体壮,属于那种放开肚皮吃饭,立定脚跟做人的人;安山,新野,我看你们两人就有这么点意思。

2、戴氏长于文学,尤擅古文,故有些学者将他与方苞并列为桐城派之祖。

3、与方苞同时被捕上刑的有三个人,一个人以三十两银子行贿,骨头受了一点伤,养了一个月才好。

4、三者滚合,往复循环,构成方苞的思想内容及其对经典意义的理解。

5、所以可说方苞学问的规模,其后有一定的逻辑推导而成,仅以文士视之,并不能见方苞治学之全。

6、座谈会上,老同志方苞,省委常委、深圳市委*记王荣,吉林省政协原*席张岳琦,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汉卿,任仲夷同志家属代表任意等先后发言。

7、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官或考生。

8、他又无官一身轻,敢说敢讲,所以康熙极为倚重,让方苞以布衣身份行走上书房。

9、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同邑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