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gbǐng

汤饼


拼音tāng bǐng
注音ㄊㄤ ㄅ一ㄥˇ

繁体湯餅

汤饼

词语解释

汤饼[ tāng bǐng ]

⒈  水煮的面食。指汤饼会。

引证解释

⒈  水煮的面食。

《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麪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羹汤者,有‘汤饼’之意存焉。古无‘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饼’。”

⒉  指汤饼会。参见“汤饼会”。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汤饼》:“生儿三日会客,名曰汤饼。”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二:“明年汤饼应呼我,带醉题麞一笑譁。”

国语辞典

汤饼[ tāng bǐng ]

⒈  汤煮的面食,似今之汤面。

晋·束晳〈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涷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整个大大筵席,款待众人,邻里尽送汤饼。」

分字解释


※ "汤饼"的意思解释、汤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试汤饼何郎傅粉》、《贾要卿金钱剪烛》。

2、满月那天,家里盛设汤饼宴,六街三市的宾客齐来贺喜,还送来礼品无数,把云台山庄的一百多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

3、光饼就有蒸饼、煎饼、胡饼、汤饼,面食就有糕、捻头、馒头、馄饨,米饭就有稻米饭、黍米饭、胡麻饭、乌米饭,还有粟粥、粉粥。

4、后来有了“擀面仗”,不再用手托了,汤饼越做越细长,到宋代就成了面条。

5、姚奶奶急了,顾令马娘姨转劝,桂生没法,遵命吃过汤饼,换底.

6、为了预测孩子的未来,村民们都想看看这个孩子汤饼之会选择什么。

7、面条的早期名称叫“汤饼”,是当时大部分中国人粥饭以外最主要的主食之一。

8、几十个吹鼓手围着两张八仙桌,桌上酒菜、汤饼齐全,唢呐笙簧聒耳欲聋,吹的却是《小寡妇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