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èipiān

内篇


拼音nèi piān
注音ㄋㄟˋ ㄆ一ㄢ

繁体內篇

内篇

词语解释

内篇[ nèi piān ]

⒈  古代指论着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汪中《述学》。《晋书·葛洪传》:“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余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唐成玄英《〈庄子〉序》:“《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后以内篇指神仙家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 《述学》。

《晋书·葛洪传》:“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餘駮难通释,名曰外篇。”
唐 成玄英 《〈庄子〉序》:“《内篇》明於理本,《外篇》语其事蹟,《杂篇》杂明於理事。”
后以内篇指神仙家言。 唐 高适 《赠别晋三处士》诗:“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宋 宋祁 《诋仙赋》:“缘内篇之丕诞兮,眩 南公 之多闻。”

分字解释


※ "内篇"的意思解释、内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苏轼门人对于《庄子》的直接阐述并不多,但诸如黄庭坚的《庄子内篇论》,晁补之的《齐物论》等文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该书内篇前三个纲目是:立教,明伦,敬身。

3、而世间流传的《抱朴子内篇》乃后人伪作,混以儒家纲常名教,变得不伦不类。

4、《庄子》内篇一般被认为是庄子的著作,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

5、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庄子》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

6、庄子分为外篇、内篇、杂篇三部分。

7、拙著之所以仅引《庄子》内篇两条,因为内篇为庄子本人亲撰,外篇为亲炙弟子据庄子遗稿与闻见整理编纂,杂篇为再传弟子与庄门后学所发挥。

8、《抱朴子内篇》是东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道教著作,其中保留了较为丰富的魏晋口语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