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yí
注音ㄊㄠˊ 一ˊ
⒈ 逃亡迁移。
⒉ 指逃亡的人。
⒈ 逃亡迁移。
引唐 元稹 《当州两税地》:“其间人户逃移,田地荒废。”
宋 朱熹 《自劾不合致人户逃移状二》:“遂致人户愁怨,相率逃移。”
《宋史·胡沂传》:“前岁 淮 民逃移,未復旧业,中原归附,未知所处。”
⒉ 指逃亡的人。
引明 王世贞 《中官考五》:“况所领官校,如饿豺狼,甚为民害,以致荡家产鬻儿女,怨声动地,逃移满路。”
1、去年大蝗,秋冬亢旱,以至今春不雨,麦苗干枯,黍、粟、麻、豆皆不及种,五谷踊贵,民情忧惶,十九惧死,逃移南北,困苦道路。
2、正统十二年四月戊申山东青州诸城县民先逃移者10300余户,继又逃者2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