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uhuáng

忧惶


拼音yōu huáng
注音一ㄡ ㄏㄨㄤˊ

繁体憂惶

忧惶

词语解释

忧惶[ yōu huáng ]

⒈  忧愁惶恐;忧惧。

神色忧惶。

worried and apprehensiv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忧皇”。忧愁惶恐。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数遭变异,穀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髮白齿落,理不长久,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
《水浒传》第一〇七回:“盖因山险水急,难以对阵,急切不能打透关隘,正在忧惶之际,幸得恩相到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黎氏》:“谢 亦忧皇,请与逃窜。”
清 曾国藩 《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或体中不适,则忧皇如不终日。”

分字解释


※ "忧惶"的意思解释、忧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位道尊走后,远远的,一位出尘女子从孤峰殿巨大的石碑后闪身而出,一张无邪的俏脸忧惶失措,当下也没作停留,悄悄潜回醉美峰去了。

2、“不但中下级干部终日忧惶,不知死所,即高级干部也感到人人自危。

3、闻言菩萨如此担忧,那小童亦目露忧惶之色。

4、去年大蝗,秋冬亢旱,以至今春不雨,麦苗干枯,黍、粟、麻、豆皆不及种,五谷踊贵,民情忧惶,十九惧死,逃移南北,困苦道路。

5、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大官殽馔,过於礼制,臣窃忧惶

6、却又怕他用术逃去,没寻他处,心中甚是忧惶

7、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

8、忧惶之念跃然纸上,但仍不忘鼓励蒋经国墨绖从公,移孝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