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xiū
注音ㄒ一ㄥˊ ㄒ一ㄡ
⒈ 亦作“行修”。
⒉ 品行端正。
⒈ 亦作“行脩”。品行端正。
引《荀子·致士》:“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
《汉书·王吉传》:“左曹 陈咸 荐 骏(王骏 )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使一人之行脩,移之於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於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
清 戴震 《原善》:“君子体仁以修身,则行修也。”
1、湖南省近岁以来,人材蔚起,……庠序之中,经明行修、践履克敦者,谅更不乏其人。
2、妻王氏夫人,乃是江西廉使王仲舒之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3、值得注意的是,邓蓉镜就读的应元书院对于院长的规定是“由督抚学臣,不分本地邻省,已仕未仕,择经明行修者,为多士模楷”。
4、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绪御赐亲书的“广雅书院”匾额,但几经考证后,他终于确定了意喻为“学问渊博、平个端正”的“经明行修”匾额题词。
5、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
6、文先生经明行修,深得学生的敬爱。
7、“湖南省近岁以来,人材蔚起,……庠序之中,经明行修、践履克敦者,谅更不乏其人。
8、习儒学,经明行修,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谱云其“户履堂满,经其指授,多所成达”(《江氏宗谱》晔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