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ū róng
注音ㄍㄨ ㄖㄨㄥˊ
⒈ 姑息宽容。
⒈ 姑息宽容。
引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如执法即当取斩,今原情暂且姑容。”
《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景公 惜其才勇,亦姑容之。”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若追究该夷人积年贩卖之罪,即已不可姑容。”
鲁迅 《集外集拾遗·又是“古已有之”》:“衣萍先生 所拟的区区打几百关几年,未免过于从轻发落,有姑容之嫌。”
1、我皇考大公至正,惟知以诚心待人,穆彰阿得以肆行无忌,若使圣明早烛其奸,则必立重典,断不姑容。
2、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
3、我皇考大公至正,惟知以诚心待人,穆彰阿得以肆行无忌,若使圣明早烛其奸,则必立重典,断不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