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óng shēn
注音ㄖㄨㄥˊ ㄕㄣ
繁体榮身
⒈ 使其身荣显。
⒈ 使其身荣显。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凡説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於成务,退无阻於荣身。”
唐 徐九皋 《咏史》:“亡国 秦 韩 代,荣身 刘 项 年。”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岁贡生员﹞如年已衰,不必发监,遥授一职,回籍荣身。”
⒈ 荣显其身。
引《西游记·第三〇回》:「当得进上金殿,大小讨一个官职荣身。」
《儒林外史·第一〇回》:「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1、设俱湮没无闻,岂不可惜?因存这个爱才念头,日与延臣酌议,欲今天下才女俱赴廷试,以文之高下,定以等第,赐与才女匾额,准其父母冠带荣身。
2、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3、南宫荣身在矮檐之下,焉得不伏低做小?遂皆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