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tóng

青铜


拼音qīng tóng
注音ㄑ一ㄥ ㄊㄨㄥˊ

繁体青銅
词性名词

青铜

词语解释

青铜[ qīng tóng ]

⒈  铜和锡以及有时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锌和磷)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比黄铜硬而强度大,用来制造多种工业零部件。

bronze;

引证解释

⒈  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我国 商 周 时用为铸造器物的主要材料。

唐 杜甫 《岁晏行》:“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铁和青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矾、硝等药製炼为青铜。”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张姑娘 又送过来一个拴彩绸的青铜圆镜子来交公子右手向新娘照着。”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西周也是奴隶社会》:“《国语·齐语》载 管仲 的话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所谓‘美金’是指青铜……所谓‘恶金’便当是铁。”

⒉  指青铜制品。(1)铜钱。

宋 苏轼 《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法聪 不忍,借与五千贯青铜。”
清 周亮工 《重阳后一日写群鸦寒话歌卖钱沽酒》诗之一:“欲换青铜沽雪酒,八分小字写寒鸦。”
(2)青铜镜。 唐 罗隐 《伤华发》诗:“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逼娼》:“顾影自悲怜,严亲丧家道颠连,青铜怯照芙蓉面。”
清 孙枝蔚 《久不得徐州五兄大宗书》诗:“怯对青铜髮满梳,喜凭宵梦入 淮 徐。”
(3)护心镜。 《水浒传》第五二回:“掩心鎧甲,前后竪两面青铜。”

⒊  喻如镜清水。

宋 毛滂 《清平乐·绛河清》词:“絳河 千岁,一照昇平事。万里青铜开碧霽,俯见南山晚翠。”
清 阮元 《登州杂诗》:“捲环皆碧玉,磨镜出青铜。”

⒋  宝剑。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抡才弘铁网,挍艺试青铜。”

⒌  指青铜色。

宋 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采菱》:“紫角菱实肥,青铜菱叶老。”
清 厉鹗 《五月二日集小玲珑山馆观李遵古道古木幽篁图》诗:“因依青铜柯,挺挺絶吾党。”

国语辞典

青铜[ qīng tóng ]

⒈  以铜及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良好,可制武器、饰品、铜像及各种机械零件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分比例因不同的需要而异。此外可在合金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如铝青铜、锰青铜、磷青铜、铍青铜、矽青铜等。

⒉  古代镜子多用青铜磨制而成,故以青铜借指镜子。

唐·罗隐·伤华发诗:「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分字解释


※ "青铜"的意思解释、青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亿万斯年的岁月中,有多少稀世珍宝伴随着皇家贵族埋入土中,青铜神树就是其中之一,相传青铜神树乃万物之灵,服用其核心方能长生不老。

2、“四羊方尊”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硅青铜,耐蚀、强度高。铜、硅青铜及黄铜焊接用。

4、1997年,在浙江省绍兴市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剑身铸有铭文40字,是目前知出土青铜剑中铭文字数量多的一件。

5、战国时代,青铜工艺出现了新创造:青铜画像,而且所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场面:宴饮、会射、采桑、弋射、狩猎……

6、在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记者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让记者叹为观止。

7、它的护手是青铜制作的。

8、汉代青铜马铜马雄修健、有力,造型准确、大气。

9、夏代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其青铜器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酒器和兵器的造型形式和纹饰意蕴之中。

10、他看到了真正的船民,他们是青铜

11、我拔出嵌在土墙里的一个青铜像,姿态仍是一样,大小和昨天发现的坑道里的青铜像一样,但是重量变化了,手上拿着的这一个轻了许多。

12、我要守护的这个秘密的核心,就在这扇青铜门后面。守护这个秘密需要时间,我会进入青铜门之后十年,等待下一个接替者。南派三叔

13、经过5年考古发掘,南昌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等。

14、铍青铜常被用于制造弹性零件.

15、这口青铜钟是在十六世纪制造的.

16、简单的铜锁出现于青铜器时代。

17、捡起来了2拣装备,一件名叫青铜头盔,一个叫中盔(女),青铜头盔属性是要求等级10级、防御01道术02重量4,轻盔(女)要求等级11级、防御34魔防12道术01。

18、研究青铜乐器自名之修饰语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青铜乐器的用途、特征、价值等方面情况,前人较少注意及此。

19、周原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点,近数十年来不断有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出土。

20、发掘的“司母戊”青铜大方鼎,高1.33米,重875公斤,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