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ǒu bì
注音ㄈㄡˇ ㄅ一ˋ
繁体否閉
⒈ 闭塞不通。
⒈ 闭塞不通。
引汉 蔡邕 《释诲》:“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
宋 司马光 《乞申明求谏诏书札子》:“如此则上恩不得下究,下情不得上通,上下否闭,万事乖失。”
1、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
2、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守晨,沮、溺耦耕,颜歜抱璞,蘧瑗保生,齐人归乐,孔子斯征,雍渠骖乘,逝而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