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dīng

壮丁


拼音zhuàng dīng
注音ㄓㄨㄤˋ ㄉ一ㄥ

繁体壯丁
词性名词

壮丁

词语解释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壮的男子。指服劳役的民丁或到达当兵年龄的人。

able-bodied man (subject to conscription);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达到服劳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犹言丁壮。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元佑 差役勑:人户差役,除耆长、户长、壮丁须正身充役,其餘公人如愿顾人充代者,并许任便。”
《宋史·食货志上六》:“朝廷审定民役,差募兼行,斟酌补除,极为详备……其五曰: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⒉  旧时称达到服兵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亦指由民籍转入军籍者。

《宋史·兵志五》:“治平 二年, 广南西路 安抚司集 左、右 两江四十五溪洞知州、洞将,各占隣迭为救应,仍籍壮丁,补校长,给以旗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乡村农夫,离父母,弃妻子,投充壮丁,生不习兵而驱之死地,以故乌合瓦解,卒无成功。”
清 林昌彝 《守御四策》:“今宜札飭沿海州县,按所属陆路四乡大小村庄,查明每村共有壮丁若干,作为民勇。”
邹韬奋 《关于征兵的问题》:“他有一天被一个县长请去吃饭,看见警察抓进三个面无人色的贫苦农民。他问县长这抓来的是什么?县长答说这是抽来的壮丁。”

国语辞典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龄已达可服劳役的壮年男子。也作「丁壮」。

《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得马二千三百三十六疋,壮丁五千八百八十一人,拨隶范延光军下调发。」

衰翁

⒉  泛称男子。

如:「他家又添了一个壮丁。」

分字解释


※ "壮丁"的意思解释、壮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男人们一听到些风声就赶紧东躲西藏,害怕被抓了壮丁从此生死难测音信渺茫。

2、大理大关邑村55岁村民郑川龙说,当时国民党在村里抽壮丁,三丁抽二,二丁抽一,独子不上前线。

3、赵国以郡县为征兵的单位,一般战争往往只征发邻近战场的郡县的壮丁参战,不靠近战场的郡县就不常征发,使他们能休养生息,以备不测之虞。

4、假期里,当家人和邻居像抓壮丁一样叫我去解决他们Windows电脑的故障时,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个事实。

5、后来遇上国民党抽壮丁,仅半年就逃回到家乡。

6、而灯火的映照下,数万壮丁在昼夜不息地劳作着,为这座城池挥洒着血与火凝结的汗水。

7、如果加上从四川划出去的西康省和省籍不详的特种部队及军事机关、学校招募的四川壮丁比例,四川在抗战中征兵可能近300万。

8、以前亲戚有被抽壮丁过,但没听说抓壮丁

9、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围剿"下仓促突围,鄂豫皖苏区陷入"匪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危境。

10、*裁*制:你有两只奶牛.政府全部牵走,然后把你拉去做壮丁.

11、说不定是强盗造什么山寨,拉一些壮丁干活,又怕官府追查,才装神扮鬼的劫掠村民。

12、我当年是被抓壮丁的,编入了川军,然后出川作战。

13、靠站时间久并非为了多拉客人,而是金枫线有五分之三的车次被“抽壮丁”,成了扫墓专线车。

14、这个姓秦的当然不是什么真的将军,不过是个身强力壮的红脸大汉,有一天在北京附近闲逛时遇上官兵拉去当了壮丁

15、发棵了,本该高兴,谁知道就在二毛刚满月的时候,刘汉周被国民党队伍抓了壮丁

16、美俄闹兵荒给罪犯发道德豁免证上街抓壮丁

17、他的“杀手锏”就是动不动拉人“抽壮丁”,不管是小商贩、老裁缝还是舞女、医生都要“敲竹杠”,甚至连住在阁楼底下的小皮匠也不放过。

18、如果将剩下的法国壮丁,派去攻打这座由炮火和混凝土合成的铜墙铁壁,这是多么可怕啊!

19、袭击殖民地:命令一艘船下次出海时去袭击一个殖民地,抓些俘虏回来做壮丁

20、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围剿"下仓促突围,鄂豫皖苏区陷入"匪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