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dīng

壮丁


拼音zhuàng dīng
注音ㄓㄨㄤˋ ㄉ一ㄥ

繁体壯丁
词性名词

壮丁

词语解释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壮的男子。指服劳役的民丁或到达当兵年龄的人。

able-bodied man (subject to conscription);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达到服劳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犹言丁壮。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元佑 差役勑:人户差役,除耆长、户长、壮丁须正身充役,其餘公人如愿顾人充代者,并许任便。”
《宋史·食货志上六》:“朝廷审定民役,差募兼行,斟酌补除,极为详备……其五曰: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⒉  旧时称达到服兵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亦指由民籍转入军籍者。

《宋史·兵志五》:“治平 二年, 广南西路 安抚司集 左、右 两江四十五溪洞知州、洞将,各占隣迭为救应,仍籍壮丁,补校长,给以旗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乡村农夫,离父母,弃妻子,投充壮丁,生不习兵而驱之死地,以故乌合瓦解,卒无成功。”
清 林昌彝 《守御四策》:“今宜札飭沿海州县,按所属陆路四乡大小村庄,查明每村共有壮丁若干,作为民勇。”
邹韬奋 《关于征兵的问题》:“他有一天被一个县长请去吃饭,看见警察抓进三个面无人色的贫苦农民。他问县长这抓来的是什么?县长答说这是抽来的壮丁。”

国语辞典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龄已达可服劳役的壮年男子。也作「丁壮」。

《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得马二千三百三十六疋,壮丁五千八百八十一人,拨隶范延光军下调发。」

衰翁

⒉  泛称男子。

如:「他家又添了一个壮丁。」

分字解释


※ "壮丁"的意思解释、壮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此借宿一夜,目睹了官吏深夜抓壮丁的悲剧后,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

2、令郑玉芳没想到的是,哥哥会被抓壮丁,后来又上前线打鬼子,更没想到的是,兄妹一别,转眼已是77年。

3、《死水微澜》叫价最高参加招商的50多个剧目大多是我省知名的重点剧目剧本,包括川剧传统经典剧目《变脸》、《白蛇传》、《抓壮丁》、《死水微澜》等。

4、美俄闹兵荒给罪犯发道德豁免证上街抓壮丁

5、发棵了,本该高兴,谁知道就在二毛刚满月的时候,刘汉周被国民党队伍抓了壮丁

6、大哥,小弟到商州临江楼查看,相讯现场之人,与壮丁所言毫无二致。

7、如果加上从四川划出去的西康省和省籍不详的特种部队及军事机关、学校招募的四川壮丁比例,四川在抗战中征兵可能近300万。

8、说不定是强盗造什么山寨,拉一些壮丁干活,又怕官府追查,才装神扮鬼的劫掠村民。

9、遂决定每庄各出壮丁五百人,各携械弹,组织成军。

10、正值青年的郑天付,被“抓壮丁”,先是进了刘文辉所在的第24军,后来转入杨森所率的第20军,成为一名正式军人。

11、特别是对保护壮丁的斗争,显得非常无力与办法很少,应引起今后的严重注意。

12、两位老乡朋友,一位司机,加上大熊,共四位壮丁,9:30开始行动。

13、谁知好景不长,李老汉刚娶进媳妇,儿子就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

14、这个姓秦的当然不是什么真的将军,不过是个身强力壮的红脸大汉,有一天在北京附近闲逛时遇上官兵拉去当了壮丁

15、对于在四川征兵就是“抓壮丁”的表述,樊建川不赞同,他认为,赴战场的四川人大多出于自愿,并非被强行拉去。

16、省里令军管区派员到青羊宫壮丁驻地,以查验总名额为由集合壮丁,按册查对,喊到谁谁站出来。

17、他的儿子滕锡明告诉记者,年轻时父亲没结婚就被抽壮丁上了抗日前线,1941年前后,家里接到阵亡通知书,还拿到了抚恤金。

18、, 1941在家务农时被抓壮丁入伍,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奔赴滇缅印战场,成了一名炮兵。

19、每年应征新兵名额分配既定之后,接着进行及龄壮丁的抽签征集,中签的壮丁,就是这一年度应当人伍的新兵。

20、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围剿"下仓促突围,鄂豫皖苏区陷入"匪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