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主簿


拼音zhǔ bù
注音ㄓㄨˇ ㄅㄨˋ

主簿

词语解释

主簿[ zhǔ bù ]

⒈  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汉 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 魏 晋 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 唐 宋 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 明 清 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伏曼容 ﹞父 胤之,宋 司空主簿。”

国语辞典

主簿[ zhǔ bù ]

⒈  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哥哥官授绵州绵山县主簿,小生官绶详州司户。」

英语official registrar (of a county etc)​ in imperial China

法语registre officiel d'un comté etc.)​ dans la chine impériale

分字解释


※ "主簿"的意思解释、主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

2、陈正向来对这个尸位素餐,酒囊饭袋,看似聪明,实乃草包的主簿不屑一顾,无奈他是知县刘山虎的连襟,所以多少给些面子。[造句 网]

3、, 唐恩来到叶县令所在的马车旁,看向脸色惨白、冷汗淋淋的叶县令,又望了一眼旁边想要逃却不敢逃的林主簿,忽然开口道:“叶县令……”。

4、操使司空主簿赵俨并参三军,每事训谕,遂相亲睦。

5、王主簿小声的应了一声,随后又战战栗栗的,重新坐到椅子之上,其先擦了擦头上的虚汗,看来自己这条小命暂时是保住了。

6、王主簿面貌生的大气淳厚,宽厚的国字脸面带微笑,倒让人如沐春风,只是在张玄看来,这王主簿怎么的都透着一股虚伪的味道。

7、就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平日里听也听得多了,只有吴为这个西贝货才会连县丞主簿的分别都不识。

8、一天,有人到王鲁这儿控告他的主簿

9、张主簿看着一身孝衣,跪在灵堂前的云牧叫道。

10、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11、又过一个多月,刘八郎在家忽觉头眩眼花,对妻氏道:“眼前境界不好,必是夏主簿要我做对证,势必要死。

12、但这位神童的命运并不佳,一生书剑飘零,沉沦下僚,为人作幕,当过主簿一类小官。

13、时燕文贵官为“翰林艺学,将仕郎守云州云应主簿”。

14、子乔复仕为荆州别驾,时元帝为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又皇太子令及之,故元帝勒乔听兴话到职。

15、首次拜谒李侗之后,朱熹满载着得道的喜悦走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内小试锋芒。

16、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

17、赤斧者,巴戎人也,为碧鸡祠主簿

18、陈正向来对这个尸位素餐,酒囊饭袋,看似聪明,实乃草包的主簿不屑一顾,无奈他是知县刘山虎的连襟,所以多少给些面子。

19、没想到向来公正无私的主簿大人,这一会儿却是充满了私心。

20、蜀汉将领,曾为关羽主簿,先后任职,宜都郡太守,丞相参军,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