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nshǒu

顺守


拼音shùn shǒu
注音ㄕㄨㄣˋ ㄕㄡˇ

繁体順守

顺守

词语解释

顺守[ shùn shǒu ]

⒈  谓顺着事理或情势而持守。

引证解释

⒈  谓顺着事理或情势而持守。

《管子·势》:“既成其功,顺守其从,人不能代。”
尹知章 注:“以顺理守之,所谓逆取顺守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焦 逆訐而顺守之,虽辩,劘虎牙矣。”
李轨 注:“逆意而諫,顺义而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吴元中 ﹞及作相,上章乞復《春秋》科,反攻 王氏。徐择之 时为左相,语人曰:‘ 吴 相此举,虽 汤 武 不能过。’客不解。 择之 曰:‘逆取而顺守。’ 元中 甚不能平。”

国语辞典

顺守[ shùn shǒu ]

⒈  遵循道理而固守。

《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分字解释


※ "顺守"的意思解释、顺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人把周*来对付毛的策略,叫“顺守”,顺着毛的邪劲行事,以守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为原则。

2、主公这件事做的太冲动了,岂不闻逆取顺守,顺者昌逆者亡的典故,古语云:以顺讨逆,攻无不克。

3、莽不欲用兵夷狄,则租税当不至过苛,租税不苛,则盗贼亦不至过繁,天下方受莽欺而不之察,若莽能噢咻示惠, 逆取顺守 ,其或能保全身家,亦未可知。

4、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5、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6、主公这件事做的太冲动了,岂不闻 逆取顺守 ,顺者昌逆者亡的典故,古语云:以顺讨逆,攻无不克。

7、逆取顺守 ,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8、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

9、武王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称臣泣诉曰:臣非不放殿下,奈众老师要顺守天命,实非臣之罪也。

10、莽不欲用兵夷狄,则租税当不至过苛,租税不苛,则盗贼亦不至过繁,天下方受莽欺而不之察,若莽能噢咻示惠,逆取顺守,其或能保全身家,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