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shǔ
注音ㄏㄨˊ ㄕㄨˇ
⒈ 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
⒈ 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
引《文选·沉约<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李善 注引《晏子春秋》:“景公 问 晏子 曰:治国亦有常乎?对曰:谗佞之人,隐在君侧,犹社鼠不熏也,去此乃治矣。”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狐鼠辈,而陛下以身庇之。”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蓟门 朝士多狐鼠,旧日鬚眉化儿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上海 一切如故,出版界上,仍然狐鼠成群。”
1、在此过程中,归来的狼已不仅仅像是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狐鼠。
2、连云甲第、栉比市廛,只见狐鼠出没,人民城郭顿非旧观,京中繁华顷刻都歇。
3、谭嚣的为人,是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4、吴法宪的回忆录揭示了,共产党员热衷于出卖灵魂、卖友求荣,那是一窝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家伙,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5、热衷于出卖灵魂、卖友求荣,那是一窝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家伙,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6、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们或许不像小人那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