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zhàng

百丈


拼音bǎi zhàng
注音ㄅㄞˇ ㄓㄤˋ

百丈

词语解释

百丈[ bǎi zhàng ]

⒈  极言高、深或远。

⒉  牵船的篾缆。

⒊  借指井绳。

⒋  唐代名僧怀海,住洪州百丈山,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引证解释

⒈  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⒉  牵船的篾缆。

《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⒊  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⒋  唐 代名僧 怀海,住 洪州 百丈山,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国语辞典

百丈[ bǎi zhàng ]

⒈  形容极为深长广远。

《文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文选·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⒉  拖船的纤子。用一寸多宽的毛竹片,以生漆绞著麻丝接成,约一百多丈,故称为「百丈」。

《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风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纤子。」

⒊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从西山慧照法师出家,后到江西向马祖道一禅师参学,并在道一处得到证悟。道一圆寂后,初住石门,后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峦高峻,有百丈山之称,所以世人称他为「百丈怀海」。怀海除继承道一的禅法外,并将禅法运用于劳动中,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创禅院的清规。

分字解释


※ "百丈"的意思解释、百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变化魔神姿态,身高百丈,威势震天,大气磅礴,轻易可拿云攫石,有无上神姿。

2、百丈崖,春寒料峭,一帘淡月却是弯如玉钩。

3、那是一个形如山洞的巨大骨洞,口小腔大,内中方圆里许,高近百丈,是一个足以遮风避雨的好地方。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陆游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山腰奇岩环抱酷似锦带,山上有巨石突出,名黄岩,悬空数百丈,惊险奇绝。

7、其间飘着一挂瀑布,取名为百丈瀑,玉甑倚天,飞泉彻地,细流飘丝,白日甘霖。

8、杰诺斯坏笑着看着梦天,一道百丈浪头,再次浮现。

9、整座宫殿高宽均数百丈,全用黄金打造而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美轮美奂。

10、甘贞百丈建茅庵,汝来禅寺求平安。

11、景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分别由桃源洞、百丈岩、修竹湾、葛里、栟榈潭五大景区组成。

1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决不退缩。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一颗桃子正好掉在九天手里,九天吃掉后,又一个闪念,出现在百丈之外,接着树洞里的老鼠便成群的出来搬运桃子。

15、此时的高百丈红光满面,自信满满。

16、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千万石焉。领悟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17、翼蟒长嘶,声如破笛,只见其蟒口一张,一道寒流迅疾而出在其前方百丈内凝结出一层冰晶。

18、这里有三道瀑布:香粉瀑、飞虹瀑和百丈飞涛瀑.

19、终南山高八百丈,高耸入云,在荒洲地域,属于数一数二的高山;在半山腰以上,常年云气缭绕,远远一看,犹如仙境一般。

20、苏誉和叶蓁有史可循的第一次相见,在卫国灭亡的那个下午,中间隔着半截生死,百丈高墙。唐七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