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

词语解释
摩顶[ mó dǐng ]
⒈ 见“摩顶放踵”。《法华经》谓释迦牟尼佛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抚摩头顶,以示喜爱。指受戒出家。
引证解释
⒈ 见“摩顶放踵”。
⒉ 《法华经》谓 释迦牟尼佛 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
引《法华经·嘱累品》:“释迦牟尼佛 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 摩訶萨 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作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
唐 张南史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诗:“禪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
《西游记》第四十回:“感蒙 观世音菩萨 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⒊ 指受戒出家。
引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
⒋ 抚摩头顶,以示喜爱。
引清 吴伟业 《病中别孚令弟》诗之十:“挽鬚怜尚幼,摩顶喜堪狂。”
国语辞典
摩顶[ mó dǐng ]
⒈ 磨损头顶。比喻舍身救世,不辞劳苦。参见「摩顶放踵」条。
⒉ 用手抚摩头顶,表示喜爱或情意恳切。释迦牟尼佛以大法嘱付摩诃萨时,用右手摩其顶,故后世佛教授戒时,也摩受戒者的顶,传为定式。
引唐·张南史〈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
《水浒传·第四回》:「监寺引上法座前,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
分字解释
※ "摩顶"的意思解释、摩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2、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於天下。
3、在石歧嘟的帮助下,崩牙驹以知情者身分出庭,绘形绘声地力指摩顶平就是凶案的幕后黑手,摩顶平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不敢踏足澳门。
4、不要造这句: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
5、为了祖国的航海事业,他摩顶放踵、日以继夜地工作。
6、六世班禅在西黄寺驻锡的两个月中,共在西黄寺授戒、灌顶、讲经、摩顶及参加法会20余次,接待僧俗信众万余人次。
7、为了祖国的富强,即使摩顶放踵,我也在所不辞。
8、为了完成济世志业,法师终日摩顶放踵,不敢稍有松懈。
9、他一辈子摩顶放踵为保护原住民文化而努力。
10、秉持着传教士摩顶放踵的精神,石滋宜到处演讲,传播福音。
11、不赀之躯、捐躯殒首、灰躯糜骨、捐躯摩顶、七尺之躯、为国捐躯、糜躯碎首、捐躯报国、捐躯济难、捐躯赴难、矢志捐躯
12、汶川大救援,很多解放军战士摩顶放踵,但为了最大限度给受灾者以生的希望,没有一个人退却。
13、合十顶礼,五体投地,由顾和尚摩顶传戒,一律成为佛教徒。
14、而且,他们“赴火蹈刃”,“摩顶放踵”,“以自苦为极”,有着殉道者般的自我牺牲精神。
15、大地震之后,许多人摩顶放踵为灾区复建而奔走。
16、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7、而且,他们“赴火蹈刃”,“摩顶放踵”,“以自苦为极”,有着殉道者般的自我牺牲精神。
18、他摩顶放踵数十年,为的就是要在乡里盖所医院。
19、又在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这佛名一念归依,这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20、大地震之后,许多人摩顶放踵为灾区復建而奔走。
相关词语
- mó lè摩勒
- mó jī摩笄
- qiē mó切摩
- mó dǐng摩顶
- mó shā摩沙
- dào mó盗摩
- mó suō摩娑
- mā sā摩挲
- diāo mó雕摩
- mó jiān摩肩
- mó fú摩拂
- mó lǚ摩捋
- mó lì摩厉
- yún mó云摩
- kāi mó揩摩
- mó róu摩揉
- mó jìn摩近
- mó chù摩触
- mó cā摩擦
- àn mó案摩
- dǐng jì顶髻
- dǐng liáng顶梁
- dǐng gǎn顶感
- dǐng fēng顶风
- dǐng duì顶对
- chéng dǐng承顶
- dǐng miǎn顶冕
- dǐng zū顶租
- dǐng pèng顶碰
- dǐng jiān顶尖
- dǐng jiāng顶浆
- dǐng chuāng顶疮
- dǐng gài顶盖
- zhǎo dǐng找顶
- dǐng jié顶结
- dǐng hào顶号
- dǐng gān顶杆
- dǐng fèi顶费
- dǐng gè顶个
- ruì dǐng鋭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