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xué

汉学


拼音hàn xué
注音ㄏㄢˋ ㄒㄩㄝˊ

繁体漢學
词性名词

汉学

词语解释

汉学[ hàn xué ]

⒈  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名物、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

the Han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

⒉  对中国的研究,尤指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

sinology;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经学中注重训诂考据之学。 清 代 乾隆、嘉庆 年间的学者崇尚其风,形成与“宋学”相对的“乾嘉学派”,也称“汉学”。 清 代 汉 学治学严谨,对文字训诂、古籍整理、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有较大的贡献。但存在泥古、繁琐及脱离实际等流弊。又称“朴学”。

清 赵翼 《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近时风稍衰, 汉 学又哮吼。”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乾 嘉 之世,文网日密,而奇才异士,无以自见,争言 汉 学,析辩异同,以注疏为文章,以考据为实学,琐碎割裂,莫知大体。”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他比我年长,读书很多,对文字学、 汉 学颇有研究。”

⒉  外国人称研究 中国 的学问为 汉 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记日本国人语》:“日本 之讲 汉 学,自 伊藤仁斋 始。”
莫东寅 《汉学发达史》七:“东来教士及 欧洲 本土学者,相携并进,至十九世纪, 汉 学(Sinology)於焉确立。”

⒊  指私塾。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

国语辞典

汉学[ hàn xué ]

⒈  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考据,故后世称朴学、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与宋代义理之学「宋学」相对称。

⒉  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

分字解释


※ "汉学"的意思解释、汉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新疆的中专生整体的数学思维能力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维汉学生间的智力差异在减小,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

2、俄国汉学家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俄国思想文化变迁的影响极为有限。

3、汉学书目的第一版在几年之内便销售一空,成为科迪尔所做之工作满足了实际需要的明证。

4、”这是从他们的过去截取的渊博学问,同时也带有市井的况味---还有什么比得上算命更受欢迎?“真像是牛津的汉学家出的试题,就只是有什么她抓不住的含义,她断定是典型的日本作风,无心的幽默中未驯的野性。

5、它与“书必篆隶”、“器从旧式”、“官名从古”、“礼从古制”等社会风气以及经学领域的汉学复兴、学术领域的考据学兴起、藏古之家的大量出现等,乃是同一种背景下的产物。

6、该片富于强烈的视觉刺激。精彩的球场表演,颇为壮观。其间穿插着法籍汉学家足球迷詹尼与周天的爱情描写,殊为感人心魄。

7、他在深厚的家学基础上,精研二十余年,辑录两汉经师孟喜、虞翻、京房、郑玄、荀爽诸家《易》说,并发明《易》理,著《易汉学》八卷。

8、汉学家不会告诉你这样一个小秘密:要看懂文言文一小段话,你必须首先知道它在讲什么。

9、汉学与宋学被作为不同的“学科”而获得新的定位。

10、汉学家追根溯源,发现启用职业官僚取代封臣的那个时刻最重要,可以当作一个起点。

11、正是它负有的这个使命,使得俄国早期的汉学家多出自北京传教士团教士和留学生中。

12、1971年1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功举办第28界国际汉学会议,扩大了澳大利亚中国学在整个海外中国学界的影响。

13、19世纪以后法国汉学复兴,但仍然继承耶稣会的传统。法国人关心的是中国的文献典籍,专注于对中国文化的知识性研究;而美、英人则对中国社会表层方面的问题更感兴趣,当时的英文期刊大量登载关于中国社会习俗、婚嫁丧葬、住宅服饰、吸**裹小脚等方面的文章,而法国刊物对此无甚反应。秦晖

14、日本汉学家茂木敏夫认为,清朝的秩序由西北玄月与东南玄月组成,里面包含了众多族群与政治体。

15、国际汉学批评家杨联升读《学案》后,赞叹不置,说钱穆治中国学术思想史,“博大精深,并世无能出其右者”。

16、秘戏图考」有关中国的「中术」曾引起西方汉学家热烈的讨论。

17、本文重点探讨三位英国汉学家的译学与译作。

18、《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

19、2005年企鹅出版集团成功购买该书的英文版权,并由著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进行翻译。

20、正是这种“重古轻今”的传统,使欧洲成为“汉学”重镇的同时,现代中国淡出了欧洲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