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注音ㄏㄣˋ ㄒ一ㄤ ㄓ ㄨㄢˇ
成语解释
恨相知晚
词性成语
⒈ 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亦作:恨相见晚。
⒈ 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后汉书·第五伦传》:“伦 始以营长诣郡尹 鲜于褒,褒 见而异之,署为吏。临去,握 伦 臂诀曰:‘恨相知晚。’”
亦作“恨相见晚”。 宋 文天祥 《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説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⒈ 憾恨相知太晚。也作「恨相见晚」、「相得恨晚」、「相知恨晚」。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1、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
2、玄宗益喜,与之为友,恨相知晚,呼为王十一。
3、相识已怨相逢晚,相知犹恨相识迟;相思苦为相知事,相依方脱相思疾。125要爱我,愿我们:相依相伴相牵手,相亲相爱一辈子!
4、卷末落款为“丙申四月嘉应温仲和”,盖两方印,一为“恨相知晚”,另一为“翰林院检讨嘉应温仲和”。
5、他们一见如故,恨相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