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ùn

打诨


拼音dǎ hùn
注音ㄉㄚˇ ㄏㄨㄣˋ

繁体打諢


打诨

词语解释

打诨[ dǎ hùn ]

⒈  开玩笑,逗趣。

打诨底不是黄幡绰。——《辽史·伶官传》
插科打诨。

make gags;

⒉  戏曲演出时,演员(多指丑角)即兴说笑逗乐。

mock in fu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打顐”、“打浑”。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諢。”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优伶打顐,亦起於 唐。李栖筠 为御史大夫,故事, 曲江 赐宴,教坊倡顐杂侍。 栖筠 以任风宪,不往,臺遂以为法。”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亦载此事,作“优伶打浑”。 瞿秋白 《中国文与中国人》:“西洋各国有许多伶人,在他们表演中,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插入许多‘打诨’。”

⒉  取闹;说趣话哄笑。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你不知他是诈骗人的,故来我家里打諢。”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鲍廷璽 在河房见了众客,口内打諢説笑。”
沙汀 《医生》:“他饶舌,他打诨,他使得大家更高兴他。”

国语辞典

打诨[ dǎ hùn ]

⒈  戏剧表演中以笑话、谐语相戏谑,使剧情生动逗趣。后亦指开玩笑。

《西游记·第二六回》:「且不说八戒打诨乱缠。却表行者纵祥云离了蓬莱,又早到方丈仙山。」

取笑

⒉  冒名行骗、恶意胡闹。元·无名氏也作「打浑」。

《合同文字·第三折》:「这个,社长你不知,他是诈骗人的,故来我家里打诨。」

分字解释


※ "打诨"的意思解释、打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班纳特先生是个古怪人,他一方面喜欢插科打诨,爱挖苦人,同时又不苟言笑,变幻莫测.

2、剧中的插科打诨,即兴抓哏也离不开张恨水。

3、科诨,即插科打诨的简称,是我国古典戏曲一种传统的戏剧手法。

4、虽然威利在插科打诨,要是有个人看来需要喝酒的话,那就是此时此地的他。

5、讨厌的插科打诨和令人惊讶的曲折最终会带给你的乐趣和笑声再次响亮!

6、这套插科打诨太棒了,人人都很喜欢.

7、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经常安排一些小丑、傻瓜或头脑简单的人物插科打诨,使观众得到片刻轻松的场面。

8、西班牙人插科打诨的方式大抵如此.

9、每一次插科打诨都引来一阵开怀大笑。

10、Perry的机智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以至编剧经常把他的插科打诨也写到剧集里.

11、舒百灵看着他的神情,不知道怎么地,突然就不敢抽科打诨,不敢撒泼打滚,那种感觉无法言述。

12、透过那一时代表面上的插科打诨和强劲的滑稽动作,人们可以看到身穿灯笼裤、头戴圆礼帽、踩着鸭子步的小市民查理的性格。

13、该片的广告信息直截了当,最终以插科打诨结束。

14、他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人,但是你跟他跑步时他会插科打诨和开玩笑,并且撞击肘部。

15、科诨,又称插科打诨,是中国戏曲中使用、制造滑稽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

16、说话也得分个场合。有时候大家开会,正在讲一些严肃的事情,你来个插科打诨,逗人发笑,就不那么合适了。

17、度,这哪能容得下小丑的那些打诨插科、花花绿绿的紧身衣之类的东西。

18、二人转的艺术精华集中在唱,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说是插科打诨的,比较俗,但真正的荤口都是等老婆孩子睡觉之后才演。

19、该片的广告信息直截了当,最终以插科打诨结束.

20、有些胆大的人插科打诨,帮助别人消除害怕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