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u huāng
注音ㄊㄡˊ ㄏㄨㄤ
⒈ 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⒈ 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引唐 独孤及 《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袵异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国家终恢全度,特屈深仁,止行夺爵之文,才示投荒之责。”
明 何景明 《喜望之量移兼寄》诗:“岭 海投荒日, 燕臺 远望时。”
⒈ 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引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出》:「今日里欲图存谁是主?欲投荒将安处?」
1、雪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近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
2、思欲南走扶馀,东穷日出,西行欧美。万里投荒,消减尽,当日豪游情味。王蕴章
3、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