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

壅蔽


拼音yōng bì
注音ㄩㄥ ㄅ一ˋ

壅蔽

词语解释

壅蔽[ yōng bì ]

⒈  隔绝蒙蔽。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

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汉书·刘向传》

hoodwink; deceive;

引证解释

⒈  遮蔽;阻塞。

《管子·任法》:“夫私者,壅蔽失位之道也。”
《楚辞·九辩》:“卒壅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
《汉书·刘向传》:“二世 委任 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 阎乐、望夷 之祸, 秦 遂以亡。”
《晋书·天文志上》:“屏,所以壅蔽帝庭也。”
《朱子语类》卷二十:“正如疏导沟渠,初为物所壅蔽,才疏导得通,则水自流行。”
《明史·杨鹤传》:“顷者,爱女被躪於宫奴,馆甥受挞於朝市,叩閽不闻,上书不达,壅蔽极矣。”

国语辞典

壅蔽[ yōng bì ]

⒈  隔绝、遮蔽。

《楚辞·宋玉·九辩》:「卒壅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

英语(literary)​ to cover, to conceal, to hide from view

法语(lit.)​ couvrir, cacher, cacher de la vue

分字解释


※ "壅蔽"的意思解释、壅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台谏之官本为天子耳目,以防大臣壅蔽朝廷,陛下将一切事情都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却范了个拒谏之名。

3、陛下践阼以来,所信任者,延己、延鲁、岑、觉四人而已,皆阴狡弄权,壅蔽聪明,排斥忠良,引用群小,谏争者逐,窃议者刑,上下相蒙,道路以目。

4、屡经言者论列,或目为壅蔽,或劾其萎靡,或谓其昧于知人。

5、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

6、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匦函,后改为献纳函。

7、此诚‘壅蔽、后时’之见矣!中国之‘积弱不振’,根源不在于‘器不利于人’,而在于‘患贫’。

8、或商务大臣不公,有循私自利之心,准各省商务局绅董禀呈军机转奏,庶下情上达,不至为一人壅蔽也。

9、太上皇屡因人言,灼见奸欺,凡四罢免,而近小人,相为唇齿,惟恐失去凭依,故营护壅蔽,既去复用,京益蹇然。

10、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狂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力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刮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莫状。

1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