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

父兄


拼音fù xiōng
注音ㄈㄨˋ ㄒㄩㄥ

父兄

词语解释

父兄[ fù xiōng ]

⒈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⒉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引证解释

⒈  父亲与兄长。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晋 葛洪 《抱朴子·酒戒》:“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
宋 司马光 《<迂书>序》:“余生六龄而父兄教之书,虽诵之不能知其义。”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士大夫家,子弟爱其父兄者,俟其身后,必求名儒大笔,铺张其行业,以誌於其墓。”

⒉  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

《礼记·丧大记》:“父兄堂下北面。”
孔颖达 疏:“谓诸父诸兄不仕者,以其贱,故在堂下而向北,以东为上也。”
《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
陈奇猷 集释:“侧室公子乃指君之伯叔及兄弟。”

⒊  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

《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 许 自为功乎?”
杜预 注:“父兄,同姓羣臣。”
《史记·乐毅列传》:“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⒋  犹父老。

《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韦昭 注:“父兄,长老也。”
《史记·项羽本纪》:“纵 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⒌  指兄长。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国语辞典

父兄[ fù xiōng ]

⒈  父亲及兄长。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儒林外史·第二回》:「各家父兄听见这话,都各不平。」

⒉  长老。

《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英语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head of the family, patriarch

法语père et frère aîné, chef de la famille, patriarche

分字解释


※ "父兄"的意思解释、父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们的父兄为革命立了功,但他们是无产阶级战士,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们享用,更不会留给你们任何特权。如果说他们给你们留下什么,那就是一副更艰巨更光荣的革命重担。

2、这个女儿自小伶俐,跟父兄习得一手好弓箭,端的百发百中,穿杨贯虱。

3、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

4、这次他年纪总算够大,可与父兄同往刑场,一观国王律法的执行。

5、月饼?那是什么?非也非也,小官人玩笑了,老汉自幼随父兄贩书印书,已历五十余载,这冠声园便是四十年前先考创下的字号,却从未做过什么月饼啊。

6、为了继承父兄遗志,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穷年累月,地着述,除将父兄所着部分分类整理、修订外,又补写八表和天文志。

7、今违愿而来试,则以父兄之命,如能玉成,幸甚幸甚。

8、她出身显贵,父兄俱为当途要人,家财万贯,僮仆无数。

9、周瑜能言巧辩,战前之议,“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0、府上管家荀魏苟合官吏以充公之名搜刮蓝府,吾父兄皆惨遭毒手,悲啼难鸣,赍恨如薪。

11、不要在你父兄的帐篷里沉睡。

12、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13、看来高宗的内心也是复杂的,他在治国上虽然比父兄强,但在抗金上,一是归根到底是贪生怕死丢了“龙命”。

14、于是他弃父兄不顾,毅然消灭抗金主心骨,主动奉还已经收复的故土,向金国割地称臣,达成耻辱的和议。

15、不要在你父兄的帐篷里甜睡。时代在前进,紧跟它向前吧!

16、嗍就是说实行株连,那么一些强悍的不轨之徒必然会因害怕累及父兄而有所收敛,甚至改而从善。

17、从岛原的小滨署管内四个村子渡航的女性,去年向家乡的父兄送金达1万2千多元。

18、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

19、一场阴谋,父兄被杀,丫鬟替己而亡,颜清提醒自己在为父兄、喜儿报仇之前自己不能死,否则就是对他们的不仁不义!民间流言:右相一家因走水,无一生还。

20、一天,雨果听说她的父兄几人都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