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款

词语解释
纳款[ nà kuǎn ]
⒈ 归顺;降服。
引证解释
⒈ 归顺;降服。
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李善 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
唐 张说 《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许定国 诱杀 高杰,遂与 李际遇 先后纳款。”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国语辞典
纳款[ nà kuǎn ]
⒈ 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
引南朝齐·魏收〈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
《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 」
⒉ 缴纳款项。
例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
分字解释
※ "纳款"的意思解释、纳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王急早归附,倒戈卸甲,开城纳款,全一城之生灵,为万世之长策。
2、这里在汉代时称军都关;北齐时为纳款关;唐代称蓟门关;之后一直称为居庸关。
3、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4、他把莫尔的父亲投进伦敦塔,不过,纳款一百镑后又释放出来。1509年英王逝世,莫尔再操法律业,并且得到亨利八世的宠信。
5、文襄嗣武,克构鸿基,功浃寰宇,威陵海外,穷发怀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来庭,扶翼危机,重匡颓运,是则有大造于魏室也。
6、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西藏的世袭封主镇西武靖王卜纳剌携带元朝颁发的印信,率西藏诸部首领到南京向明朝纳款,表示归顺。
7、故伪秦以三世之资,丧魂于关、陇;河源望旗而委质,北虏钦风而纳款。
8、贞祐三年(1215),留哥攻破东京,率其子赴桓州向蒙古纳款。
相关词语
- nà huáng纳隍
- bǐ nà比纳
- nà mǎ纳马
- zhì nà滞纳
- nà mǐ纳米
- nà liáng纳粮
- nà jiāo纳交
- bī nà逼纳
- bàn nà办纳
- nà cuì纳粹
- nà bù纳布
- ài nà艾纳
- nà jí纳级
- jiē nà接纳
- wán nà完纳
- chá nà察纳
- nà rù纳入
- nà bǎo纳宝
- fù nà赋纳
- chóu nà酬纳
- diàn kuǎn垫款
- kuǎn fú款服
- guò kuǎn过款
- kuǎn zǐ款子
- huì kuǎn贿款
- chū kuǎn出款
- kuǎn fù款附
- jiàng kuǎn降款
- kuǎn fú款伏
- kuǎn zú款足
- kuǎn fān款藩
- jìn kuǎn进款
- kuǎn dài款待
- dá kuǎn答款
- nèi kuǎn内款
- hēi kuǎn黑款
- jiù kuǎn就款
- dān kuǎn丹款
- tiáo kuǎn条款
- kuǎn kuǎn shēn shēn款款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