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

词语解释
论世[ lùn shì ]
⒈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分字解释
※ "论世"的意思解释、论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百零九、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
2、史学批评必须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这是知人论世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跟本原则。
3、他往往能够在“知人论世”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会作者之“意”而深层次地求得作者之“情”,而且他是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超乎强烈的感情去观照、碰撞研究对象的感情。
4、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5、鉴赏时也不必面面俱到,或词语运用的不可替代性,或作品中意象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或修辞使用的恰到好处,或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谈作品的思想内容等,一篇文章抓住一点就可以了。
6、年谱乃论世知人之学;为学者作年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为科学家作年谱,更是难上加难。
7、从他知人论世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的阅历很丰富。
8、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9、, 这是对知人论世原则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遵循,但从理论上发展了这个原则的是章学诚。
10、可见从知人论世角度考察杜甫,与从现实主义反映论角度论杜甫,彼此沟通联系是较为方便的。
11、后来,朱次琦在赴山西任知县前后扶危济困,匡济时艰,治学论世主张通经致用,都是承袭父亲遗风。
12、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褒善贬恶,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13、第一章介绍了阮元的身世、背景,以备知人论世之用,并对其学术成就作了概述。
14、如此“剪截”的理论依据即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谓的“别裁”,其心理依据是读者对“知人论世”的需求。
15、这种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方法,鲁迅先生相当重视这种研究方法。
16、首先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就文献所载吕忱生平之零星片断作了考证,大致推断了其主要活动时期。
17、第二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鲍照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依此知人论世,阐述鲍照的思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18、从史学史的角度对这些近代史著述的特点作出总结,知人论世,可以窥见2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状况。
19、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来,因为之备韩非子。
20、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 褒善贬恶 ,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相关词语
- bàng lùn谤论
- chí lùn持论
- zhēng lùn争论
- dǎng lùn党论
- duì lùn对论
- chǐ lùn侈论
- lún yǔ论语
- cū lùn粗论
- fàn lùn泛论
- yú lùn舆论
- lùn zhù论著
- cān lùn参论
- bǐ lùn笔论
- zhì lùn质论
- dào lùn道论
- píng lùn评论
- fǎng lùn访论
- lùn jù论据
- shuō lùn説论
- lùn chǔ论处
- shì sú世俗
- chāo shì超世
- ē shì阿世
- bǐ shì比世
- dāng shì当世
- bì shì毕世
- chuán shì传世
- shì jiè世界
- shēn shì身世
- shì shì dài dài世世代代
- zǔ shì祖世
- xiàn shì现世
- rén shì人世
- chū shì初世
- zhuǎn shì转世
- zài shì在世
- shēng shēng shì shì生生世世
- jí jí shì shì即即世世
- wǔ shì五世
- shì dài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