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对日


拼音duì rì
注音ㄉㄨㄟˋ ㄖˋ

繁体對日

对日

词语解释

对日[ duì rì ]

⒈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分字解释


※ "对日"的意思解释、对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马英九26日出席“前台籍慰安妇对日诉讼历程”特展,89岁前台籍慰安妇陈桃握着马英九的手说,日本政府傲慢,把我们当‘软脚虾’,请您帮忙。

2、分析研究了兰州观象台czb - 1型竖直摆倾斜仪资料的漂移现象,并依据日均值曲线的漂移趋势,对日均值进行了漂移的剔除。

3、我国审判战犯之刑事政策,与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对日管制重视收揽人心政策,暨联合国对德、意主要战犯之处置,采取教育及示范性惩戒政策,不谋而合。

4、袁体明祖籍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参加过多次对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被安排到德安县航运公司上班,直到退休。

5、长期以来,作为否认侵华日军暴行的更进一步表现,日本不断有人对日军军风纪大加称赏。

6、次日,美国国会以只有1票反对通过了对日本的宣战,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也立刻签署了宣战书,正式对日宣战。

7、(原创)北京对日表露杀机,日惊恐万分。

8、这些发现可能表明哺乳动物识别氨基酸比识别糖有更高的敏锐味觉,同时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喜欢潜势超过碳水化合物。

9、参加了黄桥战役、反“扫荡”和对日大反攻作战。

10、陈素农在中条山曾经打了三年游击战,有着丰富的对日作战经验,但他并不熟悉97军人事,更不了解战斗力,就这样调出去打仗,结果很难说。

11、我战机对日机措施属防御行为符合惯例。造 句网

12、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情用事走向理智应对,这不仅是这些少壮派的生长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在对日外交上需要正视的现实。

13、条约签订后,中国沿江居住的百姓利用这一航行权,出海捕鱼、晒盐、经商,还曾开辟了由珲春到日本海沿岸各国的航线,广泛开展了对俄、对日、对朝贸易。

14、我在这里飞行帮助中国对日作战。

15、德黑兰会议前后,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是为争取美英早日开辟第二战场。

16、这次合编在华北建立了一条对日作战的阵线.

17、同时,与近年来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也离不开日本国内因素的影响。

18、倘若此时苏俄对日作战,日本将几近于螳螂当车。

19、他指出,华北形势是世界最大的喷火口之一,向华北发展,“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为党与红军的重要任务”。

20、92) 倘若此时苏俄对日作战,日本将几近于螳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