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词语解释
附子[ fù zǐ ]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
引《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附子》:“其母名曰乌头。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国语辞典
附子[ fù zǐ ]
⒈ 植物名。乌头科附子属,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块根,茎高一公尺余。叶质厚,掌状深裂达基部。秋日开花,萼五片,紫碧色,呈帽状;花瓣二片。因附乌头而生,因以得名。一般供观赏用。可入药,用时如未经炮制直接使用,会造成心脏痲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英语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i)
德语Eisenhut-Knollen (S)
分字解释
※ "附子"的意思解释、附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药外用方浙贝母、白芨、附子各适量,研粉,加入雪花膏中,早晚各搽于面部。
2、目的从白附子片中提取出多糖,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
3、郑钦安虽善用姜附,影响了几代人,但他并不专用姜附,也不是偏爱干姜附子,恶当归地黄,而是当用则用,其所论阴证特征,可供临床者参考,以备一格。
4、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了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生物碱含量。
5、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附子、肉桂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仙灵脾则可有效缓解肾单位的“三高”,减轻肾脏组织学改变。
6、乌头碱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7、青木香、白芷、香附子各六克,白茯苓、甘松各三克。
8、目的在常态和超声条件下,对附子多糖在硫酸中的降解进行研究。
9、嘿嘿,香附子,没有想到这种上古神草竟然会出现在此地。
10、一般半透明,样子好看的附子片,可能是用速成加工的。
11、附子15克,白术30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大腹皮30克,车前子20克。
12、目的:研究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13、貂蝉躺在蓝田玉镶嵌而成的大浴缸里,潘巧儿用甘松、山奈、白芨、白芷、防风、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等粉末调成蜜膏,均匀地涂在貂蝉的身上。
14、铺子左边,陈列了各种药材,什么附子、仙茅、淫羊藿,狗脊、鹿茸、阳起石,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摆不上的。
15、灶心土、炮姜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白及、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
16、目的分析附子理中缓释片中总生物碱的药效物质。
17、看看病入骨髓,小神也不用人参、附子、宫桂、良姜,只与他一服宽心丸,他就好了。
18、生意还算一般,慕兰趁空闲自己找了少许白芷、川芎、香附子研磨捣碎,替换掉之前香囊内的药材。
19、结论:针刺配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20、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附子浸渍液对银纹夜蛾具有较高的毒性,Lc50为原液稀释5。
相关词语
- fù zhù附注
- fù é附讹
- cuàn fù窜附
- fù shì附势
- fù yán附言
- fù jǐng附景
- fù jiā附加
- fù sì附祀
- fù piàn附片
- fù shí附识
- fù yǐng fù shēng附影附声
- fù shì附饰
- bī fù逼附
- fù xiǎo附小
- fù jiǎ附甲
- fù shēng附生
- bǐ fù比附
- fù nà附纳
- xī fù吸附
- cè fù侧附
- ān zǐ鞍子
- bèi zǐ辈子
- dāo zǐ刀子
- dài zǐ带子
- bào zǐ豹子
- māng zǐ牤子
- dǐ zi底子
- fèn zǐ分子
- zǐ zǐ sūn sūn子子孙孙
- zǐ náng bāo zi子囊孢子
- guǒ zǐ果子
- duān zǐ端子
- é zi蛾子
- chóng zǐ虫子
- guō zǐ锅子
- bàng zǐ棒子
- bǎn zǐ板子
- dāi zǐ呆子
- guǎn zǐ馆子
- bí zǐ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