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七政


拼音qī zhèng
注音ㄑ一 ㄓㄥˋ

七政

词语解释

七政[ qī zhèng ]

⒈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⒉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证解释

⒈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
《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 《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⒉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分字解释


※ "七政"的意思解释、七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2、该文提出:研究运气学说中气候变化的成因,必须突破“七政”。

3、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荣、利、耻、死,是谓四守。容色积威,不过改意,凡此道也。

4、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