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服

词语解释
九服[ jiǔ fù ]
⒈ 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指全国各地区。古代王和后的九种服制。
引证解释
⒈ 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
引《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先王辨九服之赋以殊远近,制三典之刑以平治乱。”
⒉ 指全国各地区。
引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济横流而臣九服,握乾纲而子万姓。”
《周书·文帝纪下》:“俾九服寧謐,诚赖翊赞之功。”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人见其令雷行于九服,而不知其令未至阶闥也。”
⒊ 古代王和后的九种服制。
引《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 汉 郑玄 注:“王吉服有九。”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九服》:“九服:冕服六(大裘至玄冕),弁服三(韦弁、文弁、冠弁)。”
国语辞典
九服[ jiǔ fú ]
⒈ 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⒉ 泛指全国各地。
引《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⒊ 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
分字解释
※ "九服"的意思解释、九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乃者运距陵夷,王室艰晦,九服之命,靡所适归;高祖之业,将坠于地。
2、孝武皇帝释位泣血,纠义入讨,投袂戎首,亲戮鲸鲵,九服还辉,两仪更造。
相关词语
- jiǔ yuè jiǔ九月九
- jiǔ jiǔ guī yuán九九归原
- jiǔ yuè九月
- jiǔ yù九罭
- jiǔ zhuǎn九转
- chì jiǔ赤九
- xiǎo jiǔ jiǔ小九九
- jiǔ yú九隅
- jiǔ yuán九元
- jiǔ zhēng九征
- jiǔ zhōu九州
- jiǔ yù九域
- jiǔ zhū九铢
- jiǔ zé九泽
- jiǔ zhí九执
- jiǔ zòu九奏
- jiǔ yǔn九殒
- jiǔ jiǔ九九
- jiǔ zhēn九箴
- bā jiǔ八九
- xiào fú校服
- fú shì服侍
- rù fú入服
-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
- cū fú粗服
- fú yòng服用
- bīn fú宾服
- xī fú西服
- fú shū服输
- shuō fú说服
- kè fú克服
- ài fú爱服
- cǎo fú草服
- fú fú tiē tiē服服贴贴
- cǎi fú采服
- ài fú艾服
- chú fú除服
- fú tiē服贴
- qū fú屈服
- zhàn fú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