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词语解释
遣唐使[ qiǎn táng shǐ ]
⒈ 日本派遣至我国唐朝的使节。公元630-895年间,遣唐使到达唐朝者共十四次(一说实为十三次)。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工作人员,一次人数往往多至数百人。
引证解释
⒈ 日本 派遣至我国 唐 朝的使节。公元630-895年间,遣 唐 使到达 唐 朝者共十四次(一说实为十三次)。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工作人员,一次人数往往多至数百人。 中国 的文物制度因而传入 日本。
国语辞典
遣唐使[ qiǎn táng shǐ ]
⒈ 日本奈良王朝,羡慕唐朝文物之盛,迭遣重臣名宿,渡华留学,采唐政法、文教,移植于其国,称为「遣唐使」。后遂为各代的定制;唐末,中国乱起,始罢遣。
分字解释
※ "遣唐使"的意思解释、遣唐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在十年前获得了遣唐使的职位,不然,这天大的机缘就会与自己擦肩而过了。
2、藤原马养此人已经年近四十,作为日本遣唐使的主事人,此人也是很有两把刷子的,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略一思考,提笔就描绘起来。
3、公元753年,在日本遣唐使的恳求下,“盲圣”鉴真带着一群弟子六次东渡,在这年的12月终于到达日本。
4、在中国还没衰落之时,外国又有什么必要当初一个劲向我们这边派“遣唐使”和各种学者主动来华学习取经呢?
5、大家都知道,在唐朝以前,天皇也准备进攻中国,但是在失败后我们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学习中国的文化,才有后来我们国家的崛起。
6、此次倭国遣唐使团,规模超过以往,达到近二百人,从这段时**们所为看来,我怕倭国另有所图啊!
7、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卧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
8、唐都长安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也居住有不少来唐的日本人,这些来唐日本人包括遣唐使及随船带来的留学生与学问僧。
9、其中一名我认识,乃是曾到我大唐国子监就学的遣唐使,名叫朴树,有“快枪之王”。
10、虽然遣唐使已成往事,但两宋和日本的交流还是密切而友好的,欧阳修就写过“日本刀歌”。
11、当海外的遣唐使、留学生到达长安时,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
12、随之而来的奈良时代,遣唐使风起云涌赴长安。
13、区区倭国遣唐使,晾着也就晾着了,这吐蕃乃我朝心腹大患,陛下也深以为忧。
14、日船蜂拥入元进行贸易,由此形成的盛况甚至超过了唐代的遣唐使贸易和明代的勘合贸易。
15、日本派出遣唐使十多次,每次都有士人、僧侣、工匠数百人偕行。
16、来华的外国人取中文名的风潮在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日本遣唐使中有一位阿倍仲麻吕,唐玄宗赐名晁衡在朝廷做官50多年直到去世。
相关词语
- qiǎn chì遣斥
- qiǎn shǔ遣暑
- qiǎn lèi遣累
- qiǎn shì遣适
- qiǎn cí遣词
- qiǎn cí遣辞
- lǐ qiǎn理遣
- qiǎn jì遣纪
- jiān qiǎn兼遣
- bà qiǎn罢遣
- bō qiǎn拨遣
- fā qiǎn发遣
- qiǎn jià遣价
- dūn qiǎn敦遣
- chāi qiǎn差遣
- qiǎn fàn遣犯
- qiǎn xìn遣信
- gē qiǎn割遣
- diào qiǎn调遣
- qiǎn huàn遣唤
- bàng táng磅唐
- táng tū唐突
- qián táng钱唐
- cāng táng苍唐
- héng táng横唐
- měi táng美唐
- sān táng三唐
- táng wén唐文
- táng yú唐虞
- táng táng唐唐
- táng pà唐帕
- táng jiā唐家
- hòu táng后唐
- táng sēng唐僧
- táng shùn zhī唐顺之
- ná táng拿唐
- táng jǔ唐举
- táng zhōng唐中
- táng tǐ唐体
- xián táng咸唐
- qū shǐ驱使
- jié shǐ节使
- jiāo shǐ郊使
- de shǐ得使
- chóng shǐ虫使
- shǐ yòng使用
- dāng shǐ当使
- jí shǐ即使
- shǐ yú shǐ guò使愚使过
- cháng shǐ长使
- fū shǐ肤使
- zhì shǐ致使
- xìn shǐ信使
- zòng shǐ纵使
- shǐ jìn使劲
- hè shǐ鹤使
- fàn shǐ泛使
- jiē shǐ街使
- guǎn shǐ馆使
- cū shǐ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