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词语解释
天台宗[ tiān tāi zōng ]
⒈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佛教派别之一。 北齐 慧文禅师 悟 印度 龙树 《中观论》的宗旨,以授 南岳慧思,传于 隋 智顗。知顗 依据《法华经》,著作《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建立空、假、中三谛圆融并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遂创此宗。 智顗 常住 天台山,故名。又因以《法华经》为主要的教义根据,亦称法华宗。天台宗盛行于 唐,衰于 五代,至 宋 复兴。因争论 智顗 《金光明经玄义》的真伪等问题,分为山家、山外两派。山外派受他宗影响,被斥为不纯,不久衰微。九世纪初, 日 僧 最澄 入 唐 学习天台教义,传入 日本。十一世纪末, 朝鲜 僧 义天 入 宋 学习天台教义,传入 朝鲜。
国语辞典
天台宗[ tiān tái zōng ]
⒈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隋僧智?所创,因智?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也称为「法华宗」。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五时八教判释整体佛法。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是四祖。自智?以来,代代相传。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
英语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德语Schule des Lotos-Sutra (S, Buddh), Tendai-shū (S, Buddh), Tiantai Zong (S, Buddh)
分字解释
※ "天台宗"的意思解释、天台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
2、小众班4年制本科,课程学佛行仪、二课合解、威仪门、沙弥尼律仪要略、式叉尼戒、佛遗教经、中国佛教史、净心诫观法、天台宗入门、梵呗。
3、他十二岁时已经开始研习天台宗经书。
4、之后,慧思的弟子智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法门,从而使天台宗在教理上趋于完善。
5、为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国南禅、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之发源地。
6、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活佛济公降生地,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唐诗之路目的地,徐霞客游记开篇地……
7、此外,国清寺还是中、日、韩三国天台宗的祖庭;万年寺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
8、被学界誉为中国佛教之双璧的天台宗和华严宗,虽然它们都倾向于思辨哲学,都注重于范畴、命题的阐述。
9、而西方净土的崇拜则是龙华寺净土崇拜的主要特色,它是由一系列信奉净土的高僧驻锡而形成的。西方净土与天台宗在龙华寺的紧密结合构成了该寺净土崇拜的另一特色。
10、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
11、据悉,天台山是中国化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
12、修佛界又分为很多流派,但是最主要的就是华严宗,禅宗,天台宗,修佛者有九大境界,分为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
13、农夫死了妻子,邀请天台宗师傅给她念经超度。
14、无论是法相唯识学对具体心相的透彻分析,还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终都令人们趣入无我真相、破除我执虚妄。
15、这种“启迪之路”的宗教仪式起源于8世纪。 1885年以来,只有其他46位佛教天台宗的大师完成了这种仪式,而这些大师都被称为“马拉松大师”。
相关词语
- tiān xì天隙
- cāng tiān苍天
- tiān táng天堂
- liù tiān六天
- qíng tiān擎天
- fàn tiān梵天
- tiān shēng tiān shā天生天杀
- tiān shǐ天使
- wēi tiān危天
- qián tiān前天
- tiān fù天赋
- tiān hé天河
- tiān gāo天高
- tiān jí天极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天神天将
- lián tiān连天
- tiān yá天涯
- chǔ tiān楚天
- tiān xià天下
- rén tiān人天
- wǔ tái舞台
- lóu tái楼台
- chūn tái春台
- tái dēng台灯
- wēi tái危台
- tái bì台币
- xiōng tái兄台
- tái jiē台阶
- píng tái平台
- bā tái吧台
- bái tái白台
- lù tái露台
- fēng tái烽台
- dūn tái墩台
- qián tái前台
- tái zhàng台账
- bǎi tái摆台
- dǐng tái鼎台
- cóng tái丛台
- cǎo tái草台
- shū zōng疏宗
- páng zōng旁宗
- ruǎn zōng阮宗
- hái zōng还宗
- jī zōng鸡宗
- kāi zōng开宗
- huáng zōng皇宗
- zōng zhǐ宗旨
- zǔ zōng祖宗
- cí zōng词宗
- kōng zōng空宗
- dù zōng度宗
- kě zōng可宗
- lóng zōng隆宗
- huá zōng华宗
- shuǐ zōng水宗
- míng zōng名宗
- mín zōng民宗
- zhēn zōng真宗
- mì zōng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