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ǎndài

缓带


拼音huǎn dài
注音ㄏㄨㄢˇ ㄉㄞˋ

繁体緩帶

缓带

词语解释

缓带[ huǎn dài ]

⒈  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⒉  犹解带。

引证解释

⒈  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穀梁传·文公十八年》:“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
杨士勋 疏:“缓带者,优游之称也。”
《汉书·匈奴传赞》:“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
《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子玉同年》:“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

⒉  犹解带。

《后汉书·鲍昱传》:“初, 德 被病数年, 昂 俯伏左右,衣不缓带。”

国语辞典

缓带[ huǎn dài ]

⒈  宽松衣带。形容从容不迫,安舒自在的样子。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分字解释


※ "缓带"的意思解释、缓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后来,红了樱桃绿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伴随着缓带轻裘疏狂事,天阔云闲向歌声,抛了流光,便迎来那大多好物不监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2、到外地视察,以轻裘缓带为好,何必搞得声势很大。

3、缓带轻裘疏狂事,天阔云闲向歌声。天衣有风

4、“轻裘缓带羊叔子,食少事繁诸葛公”贴在粟裕的宿舍,对战友的赞誉溢于言表。

5、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你把首字连成串,我的祝福在今天;看到短信笑开颜,我的浓情记心间,快活不知如“你”者,人间能有几多人?

6、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若如秋叶。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7、话说这林文辉真的生就一副好皮囊,其眉如远山,目似朗星,其一身白衣,轻裘缓带,端是玉树临风的才子模板。

8、如果有条件,他还应该在上衣翻领上系一条红缓带,穿过纽眼,上床睡觉时还要换睡衣。

9、就是只思轻裘缓带,珠光宝气,不想居安思危、病骨支离。

10、繁音密响中,彭碗儿看着那单衣少年的样子,不知怎么就觉得有一种缓带轻裘的味道。

11、场中人影一闪,一个轻裘缓带,双目斜飞,面目俊雅,英气逼人的少年公子来到场中。

12、最后一女子,华裾鹤氅缓带轻裘衣香鬓影,气质如兰面容姣好,正仔细的打量着凌天道。

13、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缓带,拟贮鸣琴,衣袖阀裁,用安书卷。王勃

14、轻裘缓带羊叔子, 食少事繁 诸葛公”贴在粟裕的宿舍,对战友的赞誉溢于言表。

15、和那个总是缓带青衫的清绝少年。

16、离开鄂州已经十天了,一路轻裘缓带,游山玩水。

17、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风流自赏,几追仙姿。

18、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19、谢慎凝目端望,只见一名男子当立船头,缓带轻裘,青衫飞扬,左手按着一支长萧,右手负在身后。

20、以及最后那一位,只见他身着素白长袍,轻裘缓带,神态自在从容,脸色虽有些位苍白,却难掩俊俏,比之杨康也是不遑多让,带着一股子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