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g

气盛


拼音qì shèng
注音ㄑ一ˋ ㄕㄥˋ

繁体氣盛

气盛

词语解释

气盛[ qì shèng ]

⒈  血气旺盛,精力充沛;血气方刚,争强好胜。

年轻气盛,说话易伤人。

coarse temperament;

⒉  气势很大。

气盛言宜。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imposing;

引证解释

⒈  气势盛大。

晋 张协 《七命》:“气盛怒发,星飞电骇。志凌九州,势越四海。”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而间引饮一斛。”
唐 韩愈 《答李翊传》:“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⒉  犹血气方刚。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
明 方孝孺 《益斋记》:“吾时志高气盛,谓口舌间足以成事。方以此自才,而人亦多以此奇我。”

分字解释


※ "气盛"的意思解释、气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果说《题竹》锋芒毕露,是少年气盛之作,这首《修竹篇》却蒙上了岁月的沧桑,委婉地表示即使身在山林也不改凌霄之志的抱负。

2、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年少气盛的时候。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回忆他自己年少气盛的时候。年逾古稀——他已年逾古稀.年少气盛——你最好不要因年少气盛被别人利用。

3、这种想一蹴而就改变所有问题的热望不仅仅是出于年轻气盛

4、可是每天耳闻目睹鬼子的恶行,年轻气盛的文章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放下笔杆,拿起枪杆,为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5、乘万物于胸,散尽愁心,气盛沧溟,神剑随形,风行水上,三剑合一,一气化三清。

6、年轻气盛的张友鸾,一气之下写了一封信给成舍我,说他“狐埋狐搰,反复无常”。

7、制科考试,年轻气盛的考生牛僧孺写下了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矛头直指当朝宰相李吉甫。

8、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张修隆和陈玉初正值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们相约回国参加抗战。

9、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於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10、虽然韩寒年轻气盛,一口气已经发表了14本书和文集,他总还是选择远离一些敏感问题。

11、那时我心浮气盛,目空一切,竟不知接过他的话头,请教劣根性何指。

12、壬申癸酉剑锋金,金水淬砺,颖脱锋锐,气盛物极。

13、年长的陈良,显然比正处于少年气盛的欧仁、苏伦、蒙璇更多了一份人情世故,因而得以很快就感受到此时的李中慧,其实是非常软弱的。

14、听人言赵勃勋那人向来心浮气盛,自认为高人一等,想必那圆脸之人,尚还有些老气横秋的便是他了。

15、我在旁边提着一口气,还好病人成熟识大体,否则,碰到年轻气盛的,两句话不对可能就呛起来了。

16、这个结果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些年轻气盛的男性一直认为兄弟比女人重要,以防影响他们的兄弟情义。

17、年轻气盛,凭着一腔愤怒和热血横冲直撞。我总归会累。总是要疲惫。河唐先生

18、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顾问曹景行先生,曹先生说,李敖先生锋芒犹存,但毕竟70岁了,与当年年少气盛有很大不同。

19、为了争夺一张椅子,年少气盛的周健(化名)叫来好友,将人打死。

20、年少气盛的石方护母心切,参与到争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