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二帝


拼音èr dì
注音ㄦˋ ㄉ一ˋ

二帝

词语解释

二帝[ èr dì ]

⒈  指唐尧与虞舜。指晋怀帝与晋愍帝。指宋徽宗与宋钦宗。

引证解释

⒈  指 唐尧 与 虞舜。

《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唐 孔颖达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 尧 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明 袁宏道 《志别种山阁作》诗:“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

⒉  指 晋怀帝 与 晋愍帝。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帝失尊,山陵无所。”
吕向 注:“二帝谓 愍 怀。怀帝 为 刘曜 所虏, 愍帝 为 刘粲 所虏。”

⒊  指 宋徽宗 与 宋钦宗。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二帝蒙尘,莫赎终天之痛。”

分字解释


※ "二帝"的意思解释、二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双龙洞,洞内有石灰岩形成的钙化物,如两条巨龙遨游其间,栩栩如生,当地百姓说是尧舜二帝的化身。

2、把炎黄二帝巨塑建在同盟山上,可以南祭二帝,北祭黄河。

3、将要起程,张邦昌服柘袍,张红盖,带领百官到南薰门外,遥送二帝

4、“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飚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在雄浑的歌声中,郑州·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圆满结束。(造 句网)

5、自桓灵二帝以来,朝廷阉宦当道,罢斥忠贞,甚至公然买官鬻爵,朝局日渐败坏,以至一发不可收拾。

6、杨琏真加等人打开二帝的陵墓,但一无所获,徽宗棺中只有朽木一段,钦宗棺中有木灯檠一枚。

7、周边的绿化园景将与二帝书院和泝留园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8、明朝各代均喜酷政,而罚刑之严又以洪武、永乐二帝为最。

9、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

10、庙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龙门河有此庙,充分说明古人极为看重这个村子风水。

11、自桓灵二帝以来,宠信宦官,朝廷之上 卖官鬻爵 ,有功难赏,有罪不罚,政令不行,一至于斯。

12、清光绪三年,文武二帝,恳蒙玉帝准后,颁轮科彰明阴律,核人之罪,有地狱以诛其魂,又经诸仙述辑,凡金科所未尽有者,是书续传其旨,飞鸾缮稿,普示人间。

13、关于当时的形势还可以有别的争论,比如即使不能直捣黄龙,打下去能否恢复宋辽对峙的局面等等,本文只能证明宋高宗害怕徽钦二帝返回的指控不能成立。

14、尧帝退位,举舜为帝,并将娥皇二女嫁与舜帝,舜帝征服四方蛮夷,继承尧帝之德仁爱百姓,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人称尧天舜日以歌颂二帝之德。

15、陛下锐意求治,而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未暇讲求,施为次第犹多未得要领者。

16、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之盛。

17、西汉前期崇尚黄老,文景二帝以及景帝的母亲窦太后都以黄老之说治国,主张清静无为,一动不如一静,与民休养生息。

18、明初国力强盛,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后,无论是一代雄主朱棣,还是朱棣之后的仁宣二帝还都能严格执行祖宗成法。

19、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

20、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