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xīng

膻腥


拼音shān xīng
注音ㄕㄢ ㄒ一ㄥ

繁体羶腥

膻腥

词语解释

膻腥[ shān xīng ]

⒈  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⒉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  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唐 高适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诗:“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
唐 李绅 《过荆门》诗:“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

⒉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

明 梁伯龙 《拟出塞》曲:“音书难倩。况万里膻腥,更谁访红颜薄命?”

国语辞典

膻腥[ shān xīng ]

⒈  羊臭及鱼臭。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分字解释


※ "膻腥"的意思解释、膻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朱伯的联语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久也被领导知悉,只是反右斗争已经长淮望断、征尘暗亦膻腥,不好给朱伯滞后套顶毡帽。

2、同历国难、同行军伍、同为囚友、同受膻腥之苦——如此君臣谁可离间?忠勇丁一长在帝心;厄难处,英雄只。

3、适宜于楚国的神祇的不是牛羊犬豕的膻腥,而是蕙肴兰藉和桂酒椒浆的芳烈;不是苍髯皓首的祝史,而是身衣姣服的巫女。

4、由于横山县漫山遍野长满红葱、野小蒜、地椒,当地山羊自幼吃这些“健康食品”长大,因而肉质细嫩、柔润,毫无膻腥之气。

5、a牛肉粉颜色较深,气味略膻腥香,粗蛋白质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