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

词语解释
修习[ xiū xí ]
⒈ 演习;练习。
⒉ 学习;研习。
⒊ 修行。
⒋ 修养;涵养。
引证解释
⒈ 演习;练习。
引《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 天水、陇西、安定、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至乃讲试累月,督以楚挞,昼夜修习,废寝与食。”
⒉ 学习;研习。
引《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为政严苛,国学有墯游不修习者,重加檟楚,生徒惧焉,由是修业颇进。”
唐 白居易 《六十救学者之失》:“此由官失其业,师非其人,故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
元 郑廷玉 《金凤钗·楔子》:“小生造物低,闭了选场,在状元店修习一年,今年春榜动,却去应举去。”
⒊ 修行。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将登名山,服食养性,非有废也,事不兼济,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竭忠》:“天寳 中, 河南 緱氏县 东 太子陵 仙鹤观,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专修习,法籙斋戒皆全。”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王继业 ﹞诣闕进所得梵夹舍利等,詔择名山修习。”
清 龚自珍 《长相思》词序:“既为祷祝之词,又以见山川清福,亦须从修习而来,殆不可妄得也。”
⒋ 修养;涵养。
引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卷四:“盖公之宽大仁恕出於天性,不假修习。”
国语辞典
修习[ xiū xí ]
⒈ 学习、研习。
例如:「下课后,他总是留下来自行修习功课。」
分字解释
※ "修习"的意思解释、修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些修习将会引发“制感”,并最终把人导向内醒、静虑和三摩地。
2、有少年书生凌云翰,惊才绝艳,冰心一片,无意间修习到儒门特异法门,卷入正邪纷争。
3、课程615共有两份习作,修习课程647的学生仅须完成第一份习作。
4、无数种刀法经历代古武刀客潜心修习与整合,删繁就简,到了后世华夏被融合成九绝。
5、传说灵旗门有一武功秘芨,得之可以修习无上的神功。
6、灵再修习,让自己晋升为最佳的超级吸尘器,专门吸收营养,自动排毒清理。
7、由小学到中学,所修习的无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识。
8、开始配合呼吸,做送出、和吸入的修习。
9、他也已经获赐了天蚕衣,而且早在一个月之前已经开始修习圣火令上的武功。
10、当即,他拿腔拿调道:“我说,小方哪,知道你所修习功法的奇妙吗?”。
11、修习无上神通,手执战天戟,征战大陆,脚踏九州,君临五域。
12、我修习本科目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
13、天鸣大师身为少林方丈,修习的内功心法乃是易筋经,内力精纯渊深,不瘟不火,中正平和,浩浩如江水。
14、你必要什么来修习宝石学?
15、他们那里知道中华武术首重技击,套路的习练就是技击的预演,长期的修习形成条件反射。
16、帝国历391年,大将军田横开禁武艺功法贱民亦可修习。
17、然则真正继承正统道法修习之人却多为乡野村夫,大多一生粗衣淡食,无显山漏水,平庸乏常。
18、若如是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19、通过艰苦卓绝的修习,智慧过人的他,最终成为三界领袖,让三界重归于和平。
20、我们需要修习中道。
相关词语
- xiū yuán修缘
- xiū zhēn修真
- xiū liàn修炼
- fǔ xiū辅修
- jù xiū具修
- fù xiū副修
- chún xiū醇修
- xiū wéi修为
- jiāo xiū交修
- cáng xiū藏修
- xiū fén修坟
- chóng xiū重修
- xiū jiǎn修剪
- zhèng xiū证修
- diāo xiū雕修
- jiǎn xiū检修
- jǐn xiū谨修
- xiū xí修习
- dà xiū大修
- xiū xíng修行
- xí dé习得
- fàng xí放习
- hé xí和习
- sòng xí诵习
- xí zuò习作
- jī xí积习
- fù xí复习
- jié xí结习
- jiào xí教习
- xí sú习俗
- guàn xí贯习
- bó xí博习
- mó xí模习
- shùn xí顺习
- xué xí学习
- jiǔ xí久习
- qiū fēng xí xí秋风习习
- yán xí研习
- biàn xí便习
- qì xí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