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tíng

北庭


拼音běi tíng
注音ㄅㄟˇ ㄊ一ㄥˊ

北庭

词语解释

北庭[ běi tíng ]

⒈  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⒉  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⒊  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⒋  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

⒉  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宋 陆游 《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 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
清 孙枝蔚 《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

⒊  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

唐 杜甫 《近闻》诗:“崆峒 五原 亦无事,北庭数有 关中 使。”
清 吴伟业 《送陇右道吴赞皇之任》诗:“移檄 北庭 收属国,閲兵西海取封侯。”

⒋  指 燕京。即今 北京市。元 建都 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国语辞典

北庭[ běi tíng ]

⒈  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称北方夷狄之地。

《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

⒉  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分字解释


※ "北庭"的意思解释、北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鞑元至元十八年(1281),改畏吾儿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

2、“今日而欲根本解决教育问题,唯有号召国人与北庭奋斗,斩木揭竿,卒覆秦室。

3、望乡关是北庭省最北的关城,也是龙狼帝国与远东帝国之间的唯一交流通道,而负责镇守望乡关的守将是贝尔之光的耶律契。

4、北庭府……脑海默默展了幅地图,却发觉没听过这名字,想来百余年,地名更迭,不知也是情理。

5、车师后部王国的首都位于今吉木萨尔县城北的北庭古城。

6、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数。

7、唐代在西域的军政、行政机构设置中不用“西域”之名,而代之以安西、北庭、碛西、镇西等名称。

8、北庭节度使今吐鲁番防御突骑施、坚昆20000。

9、上周末,郑州国贸360请来20名职业插画师,分别在国贸360商场北庭的20块“灵灵”涂鸦板上现场作画,创造出了长达60多米的梦幻走廊。

10、东荒,西域,北庭,南疆,中土大世界,域外无尽星空。

11、在吉木萨尔县采访拍摄期间,摄制组到北庭故城,了解北庭文化,同当地牧民骑马穿越车师古道,翻越冰大坂,到野放点拍摄野马成功在野外繁殖的镜头。

12、北庭去回鹘犹近,回鹘诛求无厌,又有沙陀六千馀帐与北庭相依。

13、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14、南水静雯、北庭涣涣以及林晓彤也不禁窃窃一笑,显然和语若想到一起去了。

15、不过这次因为约骨奇的战略所致,大家并没有像之前北庭那般屠城。

16、这笔专项资金将用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北庭故城等26处文物遗址进行本体保护、设施建设,以及考古调查、勘探、测绘和发掘。

17、戊戌,以神策普润镇使苏光荣为泾州刺史、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18、儿臣谨准父皇教诲,定和四哥鼎力配合,不让北庭余孽敢有一兵一卒踏上我大明疆域!

19、初,河、陇既没于吐蕃,自天宝以来,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长安者,归路既绝,人马皆仰给于鸿胪。